文档详情

“双一流”背景下农林类高校环境科学专业创新性实践教学改革探索——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pdf

发布:2024-11-23约9.79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23年3月UniversityEducationMarch,2023

“双一流”背景下农林类高校环境科学专业创新性实践

教学改革探索

——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

叶文玲唐俊李学德李洁吴祥为

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安徽合肥230036

[摘要]“双一流”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建设的风向标,高校创新性实践教学改革与“双一流”建设具有高度的契合性。文章

立足“双一流”建设背景,从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培养方案修订、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实践平台建立、实践基地建设、创新性实践

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为农林类高校环境科学专业进一步明确实践教学思路、打造一流学科提供借鉴。

[关键词]“双一流”;创新性实践;环境科学;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23)05-0024-03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路径。

力”,高等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聚集地,有责任向((二二))农林类高校环境科学专业实践教学新目标农林类高校环境科学专业实践教学新目标

社会输送创新性人才[1]。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迅猛在“双一流”建设以及新一轮学科评估持续推进的

[2]

发展,环境科学专业教育也得以稳定发展。环境科学大环境之下,结合自身优势、发展优势学科已成为农林

专业具有强应用性的专业性质及专业特点,专业毕业生类高校把握机遇、迎接挑战的重要策略。环境科学专业

要求具有很强的解决生态环境污染问题的能力。因此,是一门涉及生物学、化学、微生物学、工程学、毒理学等

这个专业的学生除了需要具有雄厚完善的理论基础,多领域的交叉融合的综合性学科,其特点是专业口径

[2]

还需要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知识和能力宽、综合性强。因此,此专业的学生既要充分掌握专业

源于实践,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十分重相关的理论知识,又要通过扎实完善的实践环节学习来

要的环节,也是高等学校正在进行的教育教学改革的重全面提升自身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工作能力。实践教学

要任务之一[3]。在国家“双一流”建设以学科为基础,以是环境科学专业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培养学生的

改革为发展动力,以办出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世界水平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等方面均具有十分重要的

的高等教育为目标的背景之下,作为以农业科技创新和作用,同时也是提高学生探索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主

人才培养为主要目标的农林类高校,应努力打造具有农要途径之一。因此,环境科学专业的实践教学工作也将

林特色的培养模式,为社会培养创新能力强、专业素质面临培养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的新要求。作为以农业科

高的复合型人才。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为主要目标的农林类高校,应当在环

一、农林类高校环境科学专业进行创新性实践教学境科学专业的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资源配置优势,打造

改革的必要性具有农林特色的培养模式,从而为社会输送创新性应用

((一一)“)“双一流双一流””建设是我国高校建设的风向标建设是我国高校建设的风向标型人才[5]。

自2015年以来,“双一流”建设已成为高等院校和社((三三))创新性应用型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