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矿物岩石学第三讲2.ppt

发布:2019-02-11约9.23千字共5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层状硅酸盐亚类 架状硅酸盐亚类 层状结构硅酸盐亚类 一、 概述 结构: Si-O骨干共用三个角顶构成六方网层(SHEETS),与骨干外阳离子互相联系组成结构层。 化学成分: ——本亚类均出现附加阴离子(OH)-、F-、Cl-; ——Si-O骨干中可有AlIV代替Si,AlIV / Si ≤1∶3。 络阴离子——[T4O10]4-。 阳离子——惰气型和过渡型 泋离子:(H3O)+ 水分子: 少数有H2O 形态:平行结构层的片状、短柱状。 物性: ——发育平行结构层的极完全解理; ——依阳离子由惰气型向过渡型转变,颜色由浅而深; ——玻璃光泽,不依颜色而变化。 一 概述 分类: 依结构单元层的配置: ——TO型:蛇纹石-高岭石族; ——TOT型:滑石-叶蜡石族;云母族;绿泥石族;伊利石(水云母)族;埃洛石(叙永石、多水高岭石)族;蒙脱石-蛭石族。 依八面体片中阳离子数目: ——三八面体型 ——二八面体型 成因:岩浆作用,区域变质作用,热液蚀变作用。 二 晶体结构特征: 1、四面体片及八面体片: [SiO4]四面体连接成层,活性氧指向一边,即形成四面体片,用T表示;两层四面体片的活性氧相对(活性氧形成的六方环中央有OH),并位移一定距离以达到最紧密堆积方式排列,形成八面体片,用O表示。O层也可能是由一层活性氧与一层OH组成。 2、三八面体型与二八面体型: 八面体片(O层)里面如果充填2价离子(如Mg2+),则可以全部充满,这时形成的O层结构叫三八面体型;如果充填3价离子(如Al3+),则不可以全部充满,只能充填2/3的八面体,这时形成的O层结构叫二八面体型。 3、结构单元层的基本类型: 四面体T层八面体O层组合起来形成更大一级的单位层,并以此周期性地堆跺起来形成整个层状结构,这种单位层叫结构单元层,有两种基本类型: 1:1型(TO型) 2:1型(TOT型) 三、形态及物理性质: 片状,有时可见假六方片。一组极完全解理,解理片具弹性或挠性(决定于什么?),硬度低,较轻,玻璃光泽,珍珠光泽。 此外,层状硅酸盐矿物还有一些特殊物理性质:吸附性、离子交换性、膨胀性、可塑性、烧结性。具有很大的工业应用价值。 黏(粘)土矿物:粒度小于2um的层状硅酸盐矿物。 黏土矿物强调粒度小,是因为粒度越小,上述物理性质越突出,工业应用越好。 四、成因及产状: 岩浆型、伟晶型、热液型、变质型、沉积型等各种地质作用。在表生条件下具有极大的稳定性。 五、主要矿物: TO型: 高岭石(Al),蛇纹石(Mg) (层间域空) TOT型: 白云母(Al),黑云母-金云母(Fe-Mg),锂云母(Li) (层间域有K+) 滑石(Mg), 叶腊石(Al) (层间域空) 蒙脱石(Al,Mg), 蛭石(Mg,Fe,Al) (层间域有水分子和水合Na,Ca,Mg离子) TOTO’型: 绿泥石(Mg,Al,Fe) (层间域有O’层,即OH组成的八面体层) 结构特征: Si-O骨干共用四个角顶构成三维延伸的架状(FRAMEWORK),四面体的连接方式多样,结构体中空隙或孔道较大。 成分特征: ——Si-O骨干中必有AlIV代替Si,AlIV/Si ≤1∶2。 ——骨干外阳离子主要为低价高配位数大离子,如K+、 Na+、Ca2+、B2+等; ——有的出现附加阴离子,如方柱石中的Cl-、(CO3)-;有的出现H2O,如沸石。 形态特征: 四面体在不同方向排列的紧密程度不同,故有板柱状、粒状。 物性特征: ——几乎不含过渡型离子,颜色浅; ——玻璃光泽,不依颜色而变化; ——发育平行结构密实方向的完全解理; ——因强健骨干架状分布,故硬度大; ——因骨干间空隙大,几乎不含重阳离子,故比重低; 分类: ——长石族 正长石亚族; 斜长石亚族; ——似长石: 白榴石族; 霞石族; 方柱石族; 方钠石族; ——沸石族 长石族 概述 化学成分: 长石族包括两个系列(亚族):碱性长石系列(亚族)和斜长石系列(亚族),由3个矿物种作为端员组成: 架状结构硅酸盐亚类-长石族 概述 晶体结构: [SiO4]四面体组成四元环,再由四元环连接成沿a轴的链和沿c轴的链;链与链再连接形成整个架状结构。 所有长石的结构形式是一样的,但是,还因为下面两个因素使得不同长石的结构具有单斜或三斜两种对称: 1、阳离子大小: 大阳离子K--单斜;小阳离子Ca,Na--三斜。 2、有序度: 高温无序态--单斜;低温有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