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上纯也kait工房案例.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KAIT工房
石上纯也
KAIT工房建筑总面积约为2000平方米,四面以10mm厚的玻璃包覆,结构由三百零五根细长的五米钢柱支撑,这些钢柱的位置捨弃传统使用的矩阵排列方式,而是采取不规则分布。
KAIT 工房位于校园中央,主要提供学生一个创意的手工创作空间,整个通透的空间主要区分为十四个开放的区块,包括木工间、机具间等。学生在其中制作各种东西,从家具到机器人。
材料
10mm玻璃外墙和肋板 混凝土地面
钢柱 钢构格子梁 瓦楞金属板
材料
钢柱 瓦楞金属板
瓦楞板——也叫做压型板,采用彩色涂层钢板、镀锌板等金属板材经辊压冷弯成各种波型的压型板,它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仓库、特种建筑、大跨度钢结构房屋的屋面、墙面以及内外墙装饰等。具有质轻、高强、色泽丰富、施工方便快捷、抗震、防火、防雨、寿命长、免维护等特点。
材料
钢柱——用钢材制造的柱。大中型工业厂房、大跨度公共建筑、高层房屋、轻型活动房屋、工作平台、栈桥和支架等的柱,大多采用钢柱。
材料
钢构格子梁——用于框架结构中用钢材制造的梁。厂房中的吊车梁和工作平台梁、多层建筑中的楼面梁、屋顶结构中的檩条等,都可以采用钢梁。
材料
砼地面——用混凝土浇筑成表面再收光的地面
结构
用最细的柱子撑起建筑空间
结构几何采用单边长度为45m的变形矩形平屋顶,屋顶与地面的距离为4.5m,在这平面空间内布满305根细长钢柱。
每根柱子都是由平钢所构成,为的就是达成「扁、细、长」的建筑极限概念与结构美学。更可怕的是,柱子只有意想不到的8~19cm的
宽度以及1.6cm~6cm厚左右,高度则高达4.5m。
结构
用最细的柱子撑起建筑空间
所有的柱子共计305根
其中42根是作为支撑作用的「铅直支撑柱」
另外263根则是事先给予预力的「水平抵抗柱」,从格子梁屋顶悬吊而下,施加了预力作为水平抵抗的柱
再加上整体形成刚性的结构屋顶「钢构格子梁」充满个性的建筑因而诞生。
结构
用最细的柱子撑起建筑空间
如何把这样的极限建筑给实现出来呢?这个关键的要素就是整个结构系统的转化。一般来说,都会认为柱子是用来承受上部重量,因此一定要粗且壮,一旦既不粗又不壮就会认为有危险、甚至不安。但是反过来思考,如果柱子事先就拥有抵抗力量的能力,那么届时上部的力量传来之后,便可由事先导入的力量来抵销,而柱子的承担力量就不需要那么大,如此一来,柱子便可以设计成细且长,这种颠覆承受力量的结构思维就叫做「预应力作用」,简单说就是预先给它抵抗能力,让它能够负担更大重量!
结构
用最细的柱子撑起建筑空间
“……铅垂柱柱子根部与独立基础连接,上部架梁。柱子与梁用锚栓固定。其次是水平柱,考虑到希望柱子尽可能的薄,我不希望柱子的自重作为垂直力作用在柱子上。于是,最后决定从梁上吊水平柱。铅垂柱与梁连接好之后,用吊车将水平柱从梁上方插进建筑并固定。因为这个工程的结构设计的基本主旨,是积雪等荷载的垂直方力不会作用在水平柱上,因此初期的设计是让水平柱和地面之间的结合部分脱离,在垂直方向上不固定。这是为了避免因为积雪造成水平柱被压弯。但是地面上有孔洞,其中插入水平柱,柱子与地面之间的结合部就会与铅垂柱出现细部的差异。从希望模糊柱子不同类型之间的差异的角度而言,这不是最好的结果。”
结构
用最细的柱子撑起建筑空间
“因此我们想出了其他方法。在组装水平柱和梁之前,在梁上加重物,使荷载等于积雪的荷载,在这种梁受压弯曲的情况下组装柱子。柱子和地面连接好之后再将梁上的荷载卸去。结果是,受力弯曲的梁恢复原状,水平柱向上受拉,承受张力。也就是说,即使在相当于积雪荷载的情况下,水平柱的张力也不会消失,不承受压力。因为不承受压力所以不会弯曲。这样,铅垂柱和水平柱就同样以埋入混凝土地面的构造方式来建造。”
最终整个建筑的每个结构按照结构师小西泰孝的设想,微量变形到预定的尺寸,整个建筑就像拉满了弦的弓,在充满张力的状态下等待地震的到来。
结构与空间概念
KAIT工房,是一个学生可以在适宜的时间过来进行自主创作活动的设施。因为是一个开放的设施,我想让它成为一个如在阳光泻下的树林中漫步一样可以轻松停留的空间。
虽然需要灵活性(flexibility),各个空间本身并不需要太大的面积。此外,因为各个空间中有各自所需的一定程度的专业性,在使用方法上,平面不太可能有太大的变化。这么考虑着,最终发现通过让柱子看起来是随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