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研究报告课题组负责人 九江田家炳实验中学饶.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三、研究报告——课题组负责人: 九江田家炳实验中学——饶朝晖老师
内容提示:研究的主要结论与观点;研究方法的主要特色与创新;研究的突破性进展;学术价值的自我评价;成果的社会影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今后的研究设想。(可自行加页)
移动教育是近年来远程网络教育中新兴的教育方式,移动英语教学实质上是远程无线教育网络的一种延伸,是移动教育中比例最大的实际应用。它不但继承了传统网络教学的主要优势与特点,即:教学时空的灵活性、学习内容选择的主动性、教学过程的可逆性、教学资源的多元性、教学方式的多样性。此外,还表现出许多自身独有的教学特征。所谓移动式教/学,即一种在移动设备支持下,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进行教与学的活动形式。而基于网络的中小学英语移动教/学 ,即指以具有网络功能的移动设备为载体,以中小学英语为教学内容,从而开展的一种教育活动形式。
《基于网络的中小学英语移动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的课题研究是江西省电教馆“十一五”规划重点研究课题——《基于网络的中小学英语移动教/学研究》的子课题。
课题的提出
国内外相关研究
移动学习的研究5-6 年前就已经集中在欧洲和北美的部分经济发达国家开始了,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由E-Learning提供商发起,他们力求借鉴E-Learning的经验把移动学习M-Learning推向市场,更多地用于企业培训;另一类则是由教育机构发起,他们立足于学校教育,试图通过新技术来改善教学、学习和管理。国外的一些研究专家们分别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进行了研究,并分别给移动学习的定义进行了界定,对移动教育可行性,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模式等内容提出许多值得关注的研究成果。同时也分别从移动资源开发、短信息服务、WAP站点建设等多角度对移动学习领域进行拓展。
我国从2001年开始才提出移动教育、移动学习的概念;2001年5月,北京大学建立全国第一个移动教育实验室;2002年开始,教育部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校开展移动教育研究;2008年3月由北京师范大学承担了第五届“无线”、“移动”、“普适”技术教育应用国际会议(WMUTE2008),标志着我国的移动教育/学习研究开始与国际接轨。
中小学英语教学现状
近年来,在江西省的中考、高考中英语听力测试的分值均占20%以上,但整体成绩却很不理想,从卷面上可以反映出英语听说能力培养的几个突出问题,如: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不强;学生不能理解语篇大意,缺乏对英语语言环境的感知能力;学生未养成良好的听力习惯和方法;绝大多数学生无法在真实的语言交际中获取主动等。而江西省属于中部欠发达地区,教师队伍不够稳定,尤其是英语学科,很多乡镇的英语教师奇缺,英语师资力量薄弱,这也是学生难以学好英语的原因之一。另外,英语学习是一种语言的学习,而语言作为一种交流工具,听说能力尤为重要,而听说能力的培养则必须依靠大量的练习以及语言环境的熏陶。而一直以来,我国基础教育中的英语教学沿袭了母语的教学思路,将读写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因此多数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呈现困境,他们缺乏英语语言学习的真实环境,导致了学生英语能力的畸形发展。要改变现状,这就急需我们英语教师探讨新的英语听说教学模式。
现代教育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网络技术与移动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已走进移动互联网时代。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教材形式也有了巨大的变化。根据语言学习的需要,有很多传统的教材都已从纸质转变为多媒体的形式,尤其是英语教材。由于移动互联网是一个全国性的、以宽带IP为技术核心的、可同时提供话音、传真、数据、图像、多媒体等高品质电信服务的新一代开放的电信基础网络,与此同时,廉价信息技术设备也得已广泛普及,WAP、PDA、SMS、网络学习机等成为新型的学习方式,如“百e星”智能网络学习机将能把英语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有效地连接起来,帮助学生高效管理零散的课余时间,为非正式学习提供了可能;而配套的“江西基础教育资源中心”上网卡为英语学习提供了丰富的可供下载的学习资源,为英语听说能力的提升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的世纪,科技的世纪,移动英语学习正是随着这个新世纪一同诞生的新事物。作为肩负国家民族教育使命的教育工作者,必须及时了解世界的新发展,研究世界的新变化,才能跟上时代进步的步伐,才能保证我们的民族不会落伍。综上所述,进行网络英语移动教/学的课堂教学应用的实践研究与探讨,具有其深远的意义。
课题研究的目的
进行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是合理利用移动教/学的优势,把移/动教学应用到英语课堂教学中,认真进行应用研究,探讨基于网络的英语移动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途径和方法,设计并开发网络英语移动教/学内容资源,形成网络英语移动教/学模式和优秀教学案例,实现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优势互补,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培养英语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