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电解质的电离 盐类的水解─离子浓度大小比较 枣庄八中 王远华.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章 第二节的电离
─离子浓度大小比较
枣庄八中南校 王远华
[考点分析] [考纲要求] 1. 能举例说明弱电解质的电离和盐类水解的应用。
2. 掌握水解过程中离子浓度大小判定方法及应用。
[高考考查形式]
常以选择题形式进行考查,在Ⅱ卷中的综合试题及化工流程题中也会涉及
(一)通过图像信息、溶液酸碱性等信息的处理形式呈现
(二)以化工流程片段呈现。
[教学重点]. 了解离子浓度大小判断考查形式
2. 掌握离子浓度比较的守恒原则
[教学难点]
1. 离子浓度比较的形式判断与方法掌握
2. 守恒原则与规律的应用
3.混合溶液中离子种类的分析、归类、应用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
意图 检查自学
1min 通过课前巡回检查和课堂上让学生回答检查学案填写情况
ppt展示考纲要求
关于离子浓度大小比较,首先要掌握哪些理论和技巧? 展开学案备查、回答 抓好落实 基础
知识梳理min 一、熟悉两大理论,构建思维基点
1.电离理论
(1)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微弱的,电离产生的微粒都非常少,同时还要考虑水的电离,如氨水溶液中:NH3·H2O、NH、OH-浓度的大小关系是c(NH3·H2O)c(OH-)c(NH)。
(2)多元弱酸的电离是分步进行的,其主要是第一级电离(第一步电离程度远大于第二步电离)。如在H2S溶液中:H2S、HS-、S2-、H+的浓度大小关系是c(H2S)c(H+)c(HS-)c(S2-)。
2.水解理论
(1)弱电解质离子的水解损失是微量的(双水解除外),但由于水的电离,故水解后酸性溶液中c(H+)或碱性溶液中c(OH-)总是大于水解产生的弱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如NH4Cl溶液中:NH、Cl-、NH3·H2O、H+的浓度大小关系是c(Cl-)c(NH)c(H+)c(NH3·H2O)。
(2)多元弱酸酸根离子的水解是分步进行的,其主要是第一步水解,如在Na2CO3溶液中:CO、HCO、H2CO3的浓度大小关系应是c(CO)c(HCO)c(H2CO3)。知识梳理min
交流展示
答案 二、把握3种守恒,明确等量关系
①电荷守恒:电解质溶液总是呈电中性,即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一定等于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 如NH4Cl溶液中: c(NH4+)+c(H+)=c(Cl-)+c(OH-) ;再如NaHCO3溶液中存在着Na+、H+、HCO、CO、OH-,存在如下关系:c(Na+)+c(H+)=c(HCO)+c(OH-)+2c(CO)。
②物料守恒:电解质电离、水解过程中,某些关键性原子总是存在一个定量关系。如NH4Cl溶液中N元素以NH4+、NH3·H2O两种形式存在,整个溶液中原子与个数比总是c(Cl-)=c(NH4+)+c(NH3·H2O)
如K2S溶液中S元素以S2-、HS-、H2S三种形式存在,整个溶液中钾原子与硫原子个数比总是2∶1,即n(K)=2n(S),它们之间有如下守恒关系:c(K+)=2c(S2-)+2c(HS-)+2c(H2S)。
③质子守恒:电解质电离、水解过程中,水电离出的H+与OH-总数一定是相等的。如NH4Cl溶液中弱的离子为NH4+,弱的分子为H2O,它们得失H+数(质子数)一定相等,可写成:
NH4+
H2O
得H+变成
H3O+ (H+)
失H+变成
NH3·H2O
OH-
用浓度表示为:c(H+)=c(OH-)+c(NH3·H2O)。
再如Na2S溶液中质子守恒式可表示:c(H3O+)+2c(H2S)+c(HS-)=c(OH-)或c(H+)+2c(H2S)+c(HS-)=c(OH-)。质子守恒关系式也可以由电荷守恒式与物料守恒式推导得到。
三、理清一条思路,掌握分析方法 检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紧扣课本
抓基础、抓考点
总结归纳
明确答案 典例分析
5min 四、典例导悟,分类突破
(一)粒子种类的判断
【例1】 (1)NaHCO3溶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a2CO3溶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NaHCO3和Na2CO3的溶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向NaOH溶液中通入CO2气体(任意量)_________________。
思考回答:
答案 (1)(2)(3)(4)粒子种类都是
离子:Na+、CO、HCO、OH-、H+;分子:H2CO3、H2O
反思归纳2min判断盐溶液中粒子种类时,首先要清楚盐溶液中的电离、水解情况,特别是多步电离和多步水解。如:(1)NaHCO3溶液中,NaHCO3===Na++HCO,HCOCO+H+,HCO+H2OH2CO3+OH-,H2OH++OH-。故溶液中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