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医院信息科十一五发展总结资料.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xxx市中心医院
信息科“十一五”发展总结
(2005—2010)
xx市中心医院信息化发展总结
(2005-2010)
“十一五”期间,xx医院信息科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卫生工作方针和政策,切实以医院发展方向为中心,以质量求生存,向管理要效益,扎实做好全院信息化工作。通过信息科职工的不懈努力,各项工作得到了一定的进展,为医院的全面的发展增添了一份微薄之力。
我院始建于1950年,随着社会和地区经济的发展,医院经几代人的努力奋斗,现已成为xx市一所集医疗、预防、科研、教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医院,肩负着150万人口及相邻省、市地区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重任。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医院信息化水平成为现代化医院的标志之一。在我院的发展过程中虽然信息网络化建设起步较发达地区大中医院为晚,但是我们少走了一些弯路,经过5年来的经验积累取得了相当的成绩。
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我院信息系统的发展历程。我院信息系统发展经历了近十年时间,在这十年中分别经历了:单机、部门级局域网、医院内部局域网及医保网、国际互联网几个阶段。
计算机在我院应用始于2001年,当时将计算机应用于门诊收费等管理,但当时还只是单机系统。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医院的工作效率,但由于操作系统及数据库本身安全性等因素限制使得信息的综合能力不强,更谈不上信息数据的共享。2003年,我们将单机系统升级为部门级局域网,更好的提高了医院的工作效率。2005年随着局域网络进入了快速以太网的行列,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为了能够真正实现信息共享,我们将最初的xx医院信息系统过度到xx公司以收费务为核心的医院信息系统(HIS系统),我院信息科也就此成立。经过近十年的积累,有了较为丰富的信息化建设方面的经验,使得我院职工普遍能不同程度地使用计算机来进行事务处理。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下面我们将对我院信息化建设取得的成绩、尚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
一、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成效
我院信息化建设主要得益于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上级部门大力支持,从2001年起步以来,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稳定发展、步步深入,较早的实现了病人的费用管理,5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完成了13个子系统,60多个功能模块的建设。
到现在为止,基本形成了以HIS、LIS、MINI PACS、成本核算系统、数字图书馆暨电子阅览室、Internet等为主的医院信息化业务系统。实现了信息最大限度的应用,打造了一个全新的数字化医院。信息化建设步伐已走在内蒙古医院前列。
具体表现下:
信息系统基础设施——完善的网络和硬件环境,为医院发展提供支撑 医院信息系统的发展依赖于可靠的信息系统基础设施,我院在门诊大楼、新住院大楼施工期间即设计了综合布线,网络是千兆主干网,经过逐步的辐射状的发展,网络已覆盖门诊楼、医技楼、新住院楼、西住院楼,包括35个临床科室、19个医技科室、30多台检查检验设备。拥有千兆核心交换机2台、分布层交换机30台,接入层网络设备约50台,服务器包括存储设备共15台,网络终端达到500多台。
网络的广泛应用,使医院的正常业务越来越依赖于信息系统,据此我们制定了以三层构架为主的全开放的网络布局。其系统具有稳定、实用和安全,具有高宽带、大容量和高速率等特点,并具备将来扩容和带宽升级的条件。根据我院现有需求及将来扩展要求,在设计网络时遵循了如下设计原则:实用性、先进性、可扩性、灵活性、安全性、可管理性、经济性。为使网络的总体设计满足医院的需求,并合理的考虑医院的长远规划,对整个网络建立以“全方位、多层次、分级别”的网络安全技术体系,整个项目已于2009年年底完成,并初见成效。
建设局域网络化全院级应用C/S、B/S构架的一体化医院信息系统,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我院信息化建设的信息系统主要以HIS为主,已经建设完成了门急诊管理系统、药品管理系统、住院系统、医学影像系统(MINI PACS)、检验系统(LIS)、体检系统、成本核算系统等近60个子系统,涉及到医院管理、临床、护理、医技、后勤、财务等各个环节,通过全院上下的共同努力,信息化的建设已经覆盖到全院的所有部门。我们把信息化建设作为方便病人就诊、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医院管理水平的主要手段。
下表(表1)是我院信息化信息系统建设现状汇总表。
表1 我院信息化信息系统建设现状表*
模块名称 实施及运行情况 门急诊系统 预约挂号 完成、稳定运行 划价收费 完成、稳定运行 身份登机 完成、稳定运行 门急诊医生工作站 完成、稳定运行 分诊管理 完成、稳定运行 持卡就医 完成、稳定运行 自助挂号系统 实施中 住院系统 住院预约登记 完成、稳定运行 住院收费 完成、稳定运行 住院医生站 完成、稳定运行 住院护士站 完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