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医院接收踩踏伤员应急预案资料.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XXX医院接收踩踏伤员应急预案
目录
总则
范围与依据
1.1编制的目的
1.2编制依据
1.3工作原则
1.4适用范围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组织机构及职责
3.1应急组织体系
3.1.1应急组织体系
3.1.2组织机构体系图
3.2应急救援工作组的职责
3.2.1应急指挥部
3.2.2专家技术指导组
3.2.3急诊救援组
3.2.4其他科室
3.2.5信息组
3.2.6安保组
3.2.7后勤保障组
3.2.8支援组
应急救援仪器设备和药品
4.1救援仪器设备
4.2救援药品
五、应急响应
5.1应急启动、通知报告
5.2 应急处置
5.3采取应急救援行动
5.3.1绿色区域
5.3.2黄色区域
5.3.3红色区域
5.3.4黑色区域
5.4应急响应终结
5.5 应急终止程序
5.6 后期处置(应急终止后的行动)
5.7 资料管理
分类与处置
6.1一级事件启动“红色预案”
一级响应
6.2二级事件启动“橙色预案”
二级响应
6.3三级事件启动“黄色预案”
三级响应
七、应急响应流程
7.1应急响应总流程
7.2急诊救援组响应流程
7.2.1三级事件
7.2.2二级事件
7.2.3一级事件
八、预案管理与更新
8.1预案管理与更新
8.2实施的时间
附录
参考文献
一、总则
范围与依据
1.1编制的目的
为有效应对踩踏现场转运而来的伤员救护工作,最大程度的救护伤员避免因医院原因而导致患者的病情加重,以及维持医院其他患者的正常就医环境,保障患者及时有效的医疗救护,维护医院秩序、社会稳定,制定本预案。
1.2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灾难事故医疗救援工作安全治理办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灾害事故医疗救助工作管理办法》。
1.3工作原则
以人为本,统一领导,分类管理;属地为主,分级响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及时高效的处理突发事故。
1.4适用范围
本预案主要适用于医院接到上级卫生部门指示接收踩踏事件现场运送过来的伤员并对他们展开救护工作。
二、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积极救护伤员,最大限度的减少送来救治伤员的院内死亡
2、统一指挥,分级救护
3、采用先进技术、充分发挥专家作用,实施科学有效救护决策
4、采用先进救援设备和技术,增加救援力量
5、依法规范应急救援工作,却确保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可操作性
6、做好常态下的物资储备、队伍建设、完善设备、预案演练培训等工作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
3.1应急组织体系
3.1.1医院成立应急预案工作小组,由医院院长担任总指挥,党支部书记和副院长担任副总指挥,成员由急诊科主任、急诊科护士长、信息科主任、安保科主任和相关专业人员组成。下设急诊救援组,信息组,安保组,其他科室,后勤保障组,支援组和专家指导小组。
3.2应急救援工作组的职责
3.2.1应急指挥部
总指挥:院长
副总指挥:党支部书记、副院长
组员:急诊科主任、急诊科护士长、住院各科主任护士长、信息科主任、安保科主任、后勤科主任
主要职责:
总指挥:
1、全面负责小组工作,下达应急处置任务
现场指挥工作
制定相关事件信息发布工作指导方针,决定或与有关方面共同研究信访发布的时间、方式等
加强与上级卫生部门的联系,及时报告、通报有关救护情况和信息
副组长:
具体负责小组工作
收集有关救护工作信息
各科室间的协调
管理全院应急处理期间的后勤保障工作
组织应急预案培训演习
成员:
响应上级领导指示
带领自己所在应急救援小组开展相应救护工作
加强与上级部门的联系,及时报告、通报所在应急救援小组实际工作情况
组织小组培训、演习
3.2.2专家技术指导组
主要职责:
1、提供伤员病情处理的应急技术建议
2、参与医院接受踩踏伤伤员的应急预案制定与修订
3、参与对应急救援组成员的技术指导与培训
4、参与应急救援现场处置工作或现场处置的指导工作
5、对医院应急预案的应急响应终止、后期评估提出建议
3.2.3急诊救援组
主要职责:
“S T A R T”法快速预检分诊
负责被送至医院救护伤员的救护工作
负责对伤员逐一登记,建立病历,按伤员标志的颜色编号与病历、检查单同样填写,避免重复就诊与漏诊。
4、加强与上级部门的联系,及时通报急诊救援小组实际工作情况
5、承办应急工作指挥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6、定期参与培训演习
3.2.4其他科室
主要职责:
接受上级指示迅速参与救护
准备自己科室备用床准备接受相应受伤伤员
开辟绿色通道,对收入科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