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国园林设计精选.pdf

发布:2018-01-29约6.67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国园林发展历史 中国园林有着三千年的历史,从殷商时代开始。各个时代的有 各自的特色。 1、中国园林的起始时期——囿 [萌芽期——约公元前1600 —公元前256 年] 根据文献记载,早在商周时期,就已经开始了利用自然的山泽、 水泉、鸟兽进行 初期的造园活动。园林的最初形式为囿。囿是指在圈定的范围 内让草木和鸟兽自生自 育。囿中还挖池筑台,供帝王和贵族们狩猎和娱乐。公元前 上林苑 11 世纪,周武王曾建灵囿”。 2、中国园林的进一步发展时期——苑 [形成期——公元前221 年到公元220 年] 春秋战国时期的园林中有了进一步的风景组合,有土山等,已经开始营构自然山 水园林。在园林中造亭筑桥,种植花木,园林的组成要素已经基本具备,不再是简单 的囿了。秦汉时期出现了以宫室建筑为主的宫苑。 3、中国园林的转变、成熟与精深时期——园 [成熟期公 元220 年—1912 年]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园林发展中的转折点。佛教的传入 及老庄哲学的流行,使园林转向崇尚自然。私家园林逐渐 增加。自然山水园林形成。 唐宋时期园林达到成熟阶段。唐宋写意山水园林在体现自 风格华丽的魏晋园林 然美的技巧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如叠石、 堆山、理水等,都有了一定的程式。 明清时期,园林艺术进入精深发展阶段,无 论是江南的私家园林,还是北方的帝 王宫苑,在设计和建筑上,都达到了高峰。 现代保存下来的园林大多属于明清时代, 这些园林充分表现了中国古代园林的独特风格和高超的造园艺术。 萌芽期和形成期 统称为自然时期,又名生成期,具体有三大特点 1.片地宽广。一般方圆都在几十里、上百里左右,如春秋楚庄王“筑层台……延壤百里,”; 2.工程浩大。囿的周围有界垣,囿内有台屋构筑。 3.人工设施增加。山于狩猎地距离统治中心地较远,不免要在“囿” 内建寝殿屋宇。 形成期 园林发展中出现了两个显著的特点 一是在苑囿的营建中注意了游乐和赏景的作用,如在殿宇建筑 外,已注意到迭石造山,凿池引泉。布局关系也趋于融洽,使之 形成优美的环境,发挥了休憩、游赏,甚至宴乐之功能,一是绘画技术的发展与造园艺术 的发展的互相促进,如南朝梁·张僧怒擅长画山水,能“咫尺之间便觉万里之遥”,画家所 提炼的构图、排列、层次和色彩,极大地丰宫了造园技巧,而且有的画家,自己就是一个杰 出的造园专家,如诗人王维设计营建的“辋川园”。 全盛期 相当于隋、唐。帝国复归统一★成熟时期从公元960 年至公元1736 年,相当于两 宋到清初。(宋,元,明,清初) ★成熟后期 相当于清中叶至清末(1736 年至1911 年), 集大成终结阶段 。 明、清是中国园林创作的高峰期。皇家园林创建以清代康熙、乾隆时期最为活跃。当时 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给建造大规模写意自然园林提供了有利条件,如“圆明园”、“避暑山庄”、 “畅春园”等等。私家园林是以明代建造的江南园林为主要成就,如“沧浪亭”、“休园”、“拙 政园”、“寄畅园”等等。同时在明末还产生了园林艺术创作的理论书籍《园冶》。它们在创 作思想上,仍然沿袭唐宋时期的创作源泉,从审美观到园林意境的创造都是以“小中见大”、“须 弥芥子”、“壶中天地”等为创造手法。自然观、写意、诗情画意成为创作的主导地位,园林 中的建筑起了最重要的作用,成为造景的主要手段。园林从游赏到可游可居方面逐渐发展。 大型园林不但摹仿自然山水,而且还集仿各地名胜于一园,形成园中有园、大园套小园的风 格。 自然风景以山、水地貌为基础,植被做装点。中国古典园林绝非简单地摹仿这些构景的 要素,而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