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配电线路保护精选.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三)、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第Ⅲ段) 1、作用:作为本线路主保护的近后备以及相邻线下一线路保护的远后备。过电流保护起动电流按躲最大负荷电流来整定,此保护不仅能保护本线路全长,且能保护相邻线路的全长,起到后备保护的作用。 2、整定原则: ①躲最大负荷电流 ②在外部故障切除后,电动机自起动时,应可靠返回。 max . L re SS III III OP I K K K I = * 3动作电流: Krel——可靠系数,取1.2—1.3,常取1.2 Kr——电流继电器返回系数,取0.85—0.95,常取0.85 Kast——自起动系数,取1.5—3,常取2.2 IR——本线路末最大负荷电流,通常是电动机自起动电流 * (2)动作时限: 按阶梯原则整定——保证动作的选择性。动作时限与流过电流大小无关,具有定时限特性。 例如: 右图中K1点短路时,保护1~3都可能起动。 为了保证选择性,须加延时元件且其动作时间必须相互配合??? * 注:当相邻有多个元件,应选择与相邻时限最长的配合 整定方法:从整条线路末端向整条线路始端(电源端)整定,逐级加△t(0.5s). 线路的III段动作时限=下一线路的III段动作时限+△t * 注:当相邻有多个元件,应选择与相邻时限最长的配合 整定方法:从整条线路末端向整条线路始端(电源端)整定,逐级加△t(0.5s). * 灵敏系数: 近后备——Ksen≥1.3-1.5 远后备——Ksen≥1.2 Ksen=本线路末端短路时的最小短路电流 /第III段动作值 原理接线 与第Ⅱ段相同。 小结 (1)第Ⅲ段的动作电流比第Ⅰ、Ⅱ段小得多,其灵敏度比第Ⅰ、Ⅱ段更高; (2)在后备保护之间,只有灵敏系数和动作时限都互相配合时,才能保证选择性; (3)保护范围是本线路和相邻下一线路全长。 (4)电网末端第Ⅲ段的动作时间可以是保护中所有元件的固有动作时间之和(可瞬时动作),故可不设电流速断保护;末级线路保护亦可简化(Ⅰ+Ⅲ或Ⅲ),越接近电源,tⅢ越长,应设三段式保护。 III op k sen I I K min . = * 线路的过负荷保护 过负荷保护其动作电流整定 线路的过负荷保护线路图 式中 I30——所保护线路的计算电流。 * 六、 单相接地保护 1.绝缘监察装置 绝缘监察装置是利用单相接地后出现零序电压而发出信号的,在工厂供电系统中常用三相五芯柱式电压互感器或三只三绕组单相电压互感器作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绝缘监测装置,其接线如图5.17所示。 绝缘监察装置原理图 * 2.零序电流保护装置 系统正常运行时,各相电流对称,电流继电器线圈电流为零,继电器不动作,当出现单相对地短路故障时,产生零序电流,继电器动作并发出信号。 由三个电流互感器构成的零序电流过滤器 三相电流的相量和不等于零,所产生的电流即为零序电流 * 2.零序电流保护装置 在三相对称运行以及三相和两相短路时,二次侧三相电路电流矢量和为零,即没有零序电流,继电器不动作。当发生单相接地时,有零序电流通过,此时在二次侧感应出电流,使继电器动作发出信号。 由三个电流互感器构成的零序电流过滤器 * * * (2)过电流保护的动作时限整定和配合 ① 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的动作时限整定和配合。 为了保证前后两级保护装置动作的选择性,在后一级保护装置的线路首端k点发生三相短路时,前一级保护的动作时间应比后一级保护的动作时间要大一个时间差,对于定时限保护装置,一般取0.5s。 ② 反时限过电流保护的动作时限整定和配合。 为了保证各保护装置动作的选择性,反时限过电流保护装置也应该按照阶梯原则来选择。对反时限过电流保护装置,?t一般取0.7s。 * 各保护装置的动作时限大小是从用户到电源逐级增长的,越靠近电源动作时限越长,好比一个阶梯,故称为阶梯形保护特性 △t称为时限级差 * (3)过电流保护装置的灵敏度 ≥1.5 式中 ——被保护线路末端在系统最小运行方式下的两相短路电流。 * 几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主开关小于分开关负载总和。第二种情况:主开关有漏电保护装置分开关没有,当用电器 漏电大于等于30毫安时主开关跳闸。第三种情况:经常带负荷操作主开关导致触电碳化接触不良后电阻增大电流升高发热跳闸。第四种情况:主开关下端分开关上端有绝缘降低或电流过大造成绝缘皮碳化现象形成软短路。第五种情况:主开关脱扣电流小于分开关的标注电流。 (4) 线路跳闸(越级跳闸)原因? 配电网分支线路保护的断路器多为弹簧储能机构,因弹性变形,机械磨损等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