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球囊反搏护理.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IABP )的护理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IABP )是通过在动脉系统内置入一根末端有球囊的导
管至胸降主动脉内左锁骨下动脉端 1~2cm,导管的另一端连接反搏机器。 IABP
与心脏的心动周期同步运行, 引发有效的血液动力学变化 — 即主动脉舒张期的增
流和收缩期后负荷的下降,极大地提高了冠状动脉的血流量,减少心肌耗氧量。
(一)原理:
心脏舒张期开始即主动脉瓣关闭时, 球囊迅速充气,使近心端的舒张压升高,
冠状动脉的灌注压及血流量增高,使心肌供血增加。
在等容收缩期,主动脉瓣开放前瞬间,球囊迅速排气,主动脉压力下降,心
脏射血阻力降低,心脏后负荷下降,心脏做功减少,心肌耗氧量降低,心输出量
增加。
(二)适应证:
1.术前低心排;
2.心脏手术后脱离体外循环机困难, 应用大量正性肌力药物血压仍不稳定;
3.围术期心梗伴低心排;
4.CABG 术后顽固的室性心律失常;
5.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穿孔、乳头肌断裂或功能不全。
6.内科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7.心肌缺血致室性心律紊乱
8.进展性心梗
9.人工心脏过渡治疗
(三)禁忌证:
1.较重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2.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或胸降主动脉瘤;
3.脑出血或不可逆的脑损伤;
4.慢性心脏疾病晚期;
5.心脏外科手术畸形矫治不满意;
6.有转移的肿瘤;
7.严重的凝血机制障碍。
(四)并发症:
1.下肢缺血;
2 .穿刺部位渗血;
3.血小板减少;
4 .球囊导管不动导致血栓的形成
5.求囊破裂;
6 .感染;
7.主动脉撕裂
(五)IABP 护理:
1.选择一个有 “R波较清晰的” ECG 导联,避免电极脱落或接触不良。
2.监测心率、 律,及时发现并预防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或严重心律紊乱以
免影响球囊反搏效果。
’.
;
3.掌握触发方式:大多情况下均以 ECG 触发;因各种原因引起 ECG 不能
有效触发时, 可临时改用压力触发; 当急救病人没有心电活动时, 选用内置触发。
4 .注意保持测压中央腔的通畅,一般情况下要每小时用 3ml 左右的肝素盐
水定时冲洗中央腔,避免堵塞。
5.严密监测反搏压,当反搏压力降低或不反搏时可能出现的原因:
①植入的反搏导管堵塞或部分堵塞;
②导管位置不佳;
③气囊漏气;
④导管打折或衔接处松脱;
⑤气源不足
⑥ECG 触发时电极脱落或接触不良。
6 .仔细观察及发现反搏有效的征兆。循环改善:皮肤、面色见红润,鼻尖、
额头及肢体末端转暖;中心静脉压、肺动脉压下降;尿量增多。心泵有力:舒张
压及收缩压回升。平均动脉压回升;心排血量回升;正性肌力药用量减少。及早
发现并掌握停反搏的指标: 循环已改善, 对药物的依赖性极小 (多巴胺用量<5 μ
ɡ/㎏/min ),血压稳定 (收缩压>90 ㎜ Hg ),心脏指数> 2.5L/min/m 2 ,排尿> 1ml/
㎏/h 。
7.心肺功能不全的预防:
(1)观察并保持稳定的血压; 注意调整使用正性心力药物并根据血压回升
逐渐地适时的减量,以至于停用药物。
(2 ) 预防及纠正心律失常,注意防止术后机体缺氧或缺血加重。保持好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