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火作业管理.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动火负责人的安全责任: 动火作业的直接组织者,对安全动火作业负直接领导责任; 督促监护人和动火人等履行安全职责,落实动火许可证、动火作业方案和预案中各自负责的安全措施,并互相检查,确认落实后方准动火; 动火作业前,对所有参与动火作业的人员进行施工方案、动火安全措施、应急措施和应急预案的技术交底,签字备案并保留记录; 动火过程中,对所有现场施工人员的“三违”行为,均有批评教育、制止或处罚权; 发现不能保证施工安全时有权停止施工,排险后方可重新动火。 动火监护人的安全职责: 在动火负责人的授权下,对动火安全负直接监护责任; 应具有较强的责任心,有生产实践经验,并经过严格的培训; 全面了解动火区域和部位的生产过程,工艺操作和设备状况; 掌握常急救方法,具备消防知识,能熟练使用消防器材及其他救护器具; 接到工业动火许可证后,应逐项检查落实防火措施,确认落实后方准动火; 对所有现场施工人员的“三违”行为,均有批评教育、制止或处罚权; 熟悉应急预案,并能指挥处理异常情况; 动火完工后,对现场进行检查,确认无火种并留守现场30分钟后方可离开。 动火作业看火人: 理解并遵守作业许可证上的要求的作业条件; 掌握作业区域内灭火设施的操作方式和使用; 必须熟悉各种警报、报警站的位置及如何激活; 看火人在工作期间必须穿上醒目的反光背心,以便于识别; 观察热工作业现场周边至少10米(区域,包括墙或障碍物的另一面,并确保周围10米范围内没有可燃物; 必要时使用灭火设备(如灭火毯) ; 在热工作业期间和结束后至少30分钟持续监控现场防止起火; 在火花、火焰或是热量散到作业区域以外,或是怀疑热工作业现场有可燃气体出现时,及时停止热工作业; 警告人员进入危险区内时可能的危害,例如弧焊、打磨、切割或是空等危害; 报告不安全状态; 发生可控火灾时,立即停止热工作业,量力将火扑灭,并报告控制房; 如果发生不可控火灾,立即启动紧急关停(ESD)并报告控制房。 动火作业人的安全责任: 参加动火作业的焊工、电工、起重工等特种作业人员经过安全培训,并持证上岗; 动火施工具体操作者,对安全动火负直接责任 遵守生产单位的动火作业安全制度及其他操作规程,严格执行动火措施; 动火作业前,必须核实动火部位、动火时间,接到动火指令后,认定各项安全措施已落实,在负责人、监护人均在场情况下,方能动火; 发现不能保证动火安全时有权停止动火,经确认隐患整改完毕后方能继续动火; 熟悉并掌握应急预案; 应按规定摆放动火设备,正确穿戴符合安全要求的劳动防护用品、器具。 动火作业存在的危险因素 高温 强光 火灾 爆炸 辐射 2. 动火作业的风险 点火源 可燃物 氧化剂 大纲 什么是动火作业 动火作业的风险 动火作业许可流程与关键控制要素 关键安全要求与责任 消防安全知识 HSE-W-301 焊接和切割安全管理 动火计划的制定和批准 设备及人员要求和检查 现场管理 实施动火作业 完工离场 3. 动火作业许可流程与关键因素 工业动火等级划分 一级动火: (1) 原油储量在10000m3以上(含10000m3)的油库、联合站,围墙以内爆 炸危险范围内的在用油气管线及容器本体动火; (2) 容量大于5000m3(含5000m3,包括原油罐、污油罐、含油污水罐、含天然气水罐等)的容器本体及附件动火; (3) 天然气气柜和容量大于400m3(含400m3)的石油液化气储罐动火; (4) 容量大于1000m3(含1000m3)的成品油罐和轻烃储罐动火; (5) 直径大于426mm(含426mm)的集输气管线、在输油(气)干线上停输动火或带压不停输更换管线设备动火; (6) 天然气净化装置、集输站及场内的加热炉、溶剂塔、分离器罐、换热设备动火; (7) 天然气压缩机厂房、流量计间、阀组间、仪表间、天然气管道的管件和仪表处动火; (8) 天然气井井口无控制部分动火; 工业动火等级划分 二级动火: (1) 原油储量在1000m3~10000m3的油库、联合站,围墙以内爆炸危险区域范围内的在用油气管线及容器本体动火; (2) 容量小于5000m3储罐、容器本体及附件动火; (3) 容量小于400m3石油液化气储罐动火; (4) 容量小于1000m3成品油罐和轻烃储罐动火; (5) 容量1000m3~10000m3原油库的原油计量标定间、计量间、阀组间、仪表间及原油、污油泵房动火; (6) 铁路槽车油料装卸栈桥、汽车罐车油料灌装油台及卸油台内外设备及管线上动火; (7) 输油(气)站、石油液化气站站内外设备及管线上以及液化气充装间、气瓶库、残液回收库等动火。 工业动火等级划分 三级动火: (1) 原油储量小于1000m3(含1000m3)的油库、集输站围墙以内爆炸危险区域范围内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