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水源热泵系统设计(2012版).ppt

发布:2019-01-01约3.55千字共4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水源热泵系统设计 水源热泵空调系统的特点和分类 5.2 水源热泵空调系统的运行性能 5.3 热源(热汇)水的处理方法与措施 5.4 水源热泵空调系统设计要点 5.5 地下水源热泵系统设计 5.6 地表水源热泵系统设计 5.1 水源热泵空调系统的特点和分类 5.1.1 水源热泵系统的特点 5.1.2 水源热泵机组的种类 5.1.3 水源热泵系统的分类 5.1.1 水源热泵系统的特点 利用可再生能源,环保效益显著 高效节能,运行费用低 运行安全稳定,可靠性高 一机多用,分户计量 5.1.2 水源热泵机组的种类 5.1.3 水源热泵系统的分类 5.2 水源热泵空调系统的运行性能 5.2.1 水源热泵机组的变工况性能 5.2.2 影响水源热泵系统运行性能的因素 5.2.1 水源热泵机组的变工况性能 5.2.2 影响水源热泵系统运行性能的因素 5.3 热源(热汇)水的处理方法与措施 5.3.1 热源(热汇)循环水系统的水处理方法 5.3.2 热源(热汇)循环水系统的水处理措施 5.3.1 热源(热汇)循环水系统的水处理方法 5.3.2 热源(热汇)循环水系统的水处理措施 5.4 水源热泵空调系统设计要点 5.4.1 水文地质工程勘察 5.4.2 地下水回灌设计 5.4.3 地表水取水设计 5.4.4 与热源(热汇)交换的热量计算 5.4.5 水源热泵机组的选择 5.4.6 海水源热泵系统的特殊问题 5.4.7 污水源热泵系统的特殊问题 5.4.1 水文地质工程勘察 5.4.2 地下水回灌设计 5.4.2 地下水回灌设计 5.4.3 地表水取水设计 5.4.4 与热源(热汇)交换的热量计算 5.4.5 水源热泵机组的选择 5.4.5 水源热泵机组的选择 5.4.5 水源热泵机组的选择 5.4.5 水源热泵机组的选择 5.4.6 海水源热泵系统的特殊问题 5.4.7 污水源热泵系统的特殊问题 5.4.7 污水源热泵系统的特殊问题 5.4.7 污水源热泵系统的特殊问题 5.5 地下水源热泵系统设计 5.5.1 开式环路地下水系统设计 5.5.2 闭式环路地下水系统设计 5.5.3 热源井的结构与设计要点 5.5.1 开式环路地下水系统设计 5.5.1 开式环路地下水系统设计 5.5.1 开式环路地下水系统设计 水源热泵机组的选择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根据不同的水源选择不同的水源热泵机组 可选择的有地表水源型、地下水源型和地耦管水源型。要考虑机组的工作温度是否与水源的温度相适应。在设计中一定要注意选用能效比高、部分负荷性能良好的水源热泵机组。 根据对水源是直接利用还是间接利用,选择配有合适的制冷剂/水换热器的机组。 板式换热器换热效率高,但它对水质的要求也很高。对水源水间接利用的系统中可选择用板式制冷剂/水换热器的机型。 壳管式换热器的防堵能力较强。对水源水直接利用的系统,可选择用壳管式制冷剂/水换热器的机型。 对于含盐浓度高,有腐蚀性物质的水源,选择机组时,其换热器一定要耐腐蚀。 进水温度取决于所选择的系统类型 例如,当采用地下水时其额定制冷工况的进水温度为18℃,额定制热工况的进水温度为15℃;当采用地表水时其额定制冷工况的进水温度为25℃,额定制热工况的进水温度为0℃。 根据水源热泵机组的实际运行工况和其特性曲线(或性能表),选用水源热泵机组 根据设计负荷选择热泵机组,机组的制冷量不应小于峰值冷负荷的95%,也不应超过峰值冷负荷的125%。机组制热量一般应比设计热负荷大一些。 海水温度差异较大 海水含盐高 海洋生物 潮汐和波浪 泥砂淤积 污水流经管道和设备(换热设备、水泵等)时,在换热表面上易发生积垢、微生物贴附生长形成生物膜、污水中油贴附在换热面上形成油膜,漂浮物和悬浮固形物等堵塞管道和设备的入口。 其最终的结果是出现污水的流动阻塞和由于热阻的增加而恶化传热过程。由于设备结垢导致机组耗功增加。所以,在设计中一定要选择能效比高的机组。 由于污水流动阻塞使换热设备流动阻力不断增大,引起污水量的不断减少,同时传热热阻的不断增大,又引起传热系数的不断减小,其供热量随运行时间的延长而衰减。 污水源热泵机组的运行稳定性比其它水源热泵差。在系统设计中应考虑稳定性环节。 由于污水的流动阻塞使污水源热泵的运行管理和维修工作量大,应该预留一定的维护空间。 例如,为了改善污水源热泵运行特性,换热面需要每日3~6 次水力冲洗,污水流动过程中,流量呈周期性变化,周期为一个月,周期末对污水换热器进行高压反冲洗。 返回首页 开式环路地下水源热泵系统的设计步骤: 完成试验井 确定所需的地下水总水量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