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冻结法施工在地铁中的应用.pdf

发布:2017-08-07约9.63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冻结法施工在地铁施工中的应用 1 工程概况 **地铁一期工程4A 标段区间起讫里程为YSK (ZSK)2+001.7~+260,线路走向 由东向西,位于现状道路下,先后穿越铁路桥、现状立交桥、现状河流,全长258.3m, 地下各种管道、管线众多。除 1 号竖井(SK2+056~SK2+070)明挖施工外,其余为 暗挖施工,暗挖隧道设计为单洞双层。 根据本工程的勘察资料,本段区间地层在勘探揭示深度范围内上覆第四系全新 ml m+al el 统人工堆积层(Q )、海冲积层(Q )及第四系残积层(Q ),下伏震旦系(Z)花 4 4 岗片麻岩。 该区域地下水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及河水。雨季河水补给地下水,旱季地 下水补给河水,地下水与河水水力联系较为紧密。该区域地下含水层含水丰富,补 给条件充足,特别是在14m 以上的强渗透层,其渗透流速最大可达到15m/d ,通过 渗透流速反算的渗透系数达150m/d。竖井以东YSK2+013~YSK2+056 段拱部开挖轮廓 线以内局部位于砾砂层和卵石层中,该种地质属强透水层,结构松散,自承力极差, 为Ⅵ级围岩,极易产生突水、涌砂、坍塌冒顶等现象。上部又有铁路桥通过,为确 保现状铁路桥安全,经专家论证,决定对该区段采用冻结帷幕止水方案。 2 冷冻施工技术 2.1 冷冻法原理 2.1.1 冻土的形成过程 冻土的形成过程,实际上是土层中地下水结冰后将固体颗粒胶结成整体的物理 力学性质发生质变的过程,也是消耗冷量最多的过程,如图 1 所示, 地层中水的冻结 过程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 t 8 6 4 ) ℃ 2 ( 度 2 4 6 8 τ 温 时间(d) -2 -4 -6 -8 图1 冻土中水冻过程曲线图 1——冷却段:向土层供冷初期,土体逐渐降温以达到冰点; 1 2——过冷段:土体降温至0℃以下时,自由水尚不结冰,呈现过冷现象; 3——突变段:水过冷后一旦结晶,就立即放出结冰潜热,出现升温现象; 4——冻结段:温度上升接近0℃时稳定下来,土体中的水便产生结冰(t4)过 程,将矿物颗粒胶结成整体,形成冻土; 5——冻土继续冷却段:随着温度的降低,冻土的强度逐渐加大。 2.1.2 冻土的组成 冻土有三部分组成:骨架、冰和未冻水。 骨架:矿物颗粒是冻土多相和多成分体系的主体,颗粒大小和形状直接影响冻 土的性质,矿物成分对冻土的形成过程(冰的形成速度、膨胀等)和性质都有很大 的影响。 冰:水结冰时体积约增大9.07%,密度减小8.31%。 未冻水:土壤冻结是随时间而变化的复杂热过程,土中孔隙水是逐渐冻结的。 实际上冻土中在任何负温下总有一部分水保持未冻状态与冻土共存,在一定范围内 土壤处于由融土经塑性过渡到坚硬冻土的中间状态,而不同土壤的过渡状态温度是 不同的,即冻土中的未冻水含量取决于冷却温度、压力及矿物颗粒或有机物的性质, 而冷却温度是影响未冻水含量的主要因素。负温值的微小变化都会引起冻土内未冻 水含量的变化。 2.2 冻结帷幕设计 冻结壁属弹性-粘滞体,在外荷载作用下呈弹性区和塑性区,并产生塑性变形,如 塑性区或塑性变形超过允许值,冻结壁和冻结管可能遭受破坏。因此,冻结壁厚度既 要满足强度条件又要满足变形条件要求,经过验算,冻结壁厚度设计为1.0m 时能满 足要求。 2.2.1 冻结孔深度的确定 根据该段的实际地质资料及冻结的效果,确定该段冻结深度为25m,以进入微风 化花岗片麻岩为准,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