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某年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实施报告.doc

发布:2019-01-07约1.18万字共2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WORD完美格式 技术资料 专业整理 XX项目部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评价报告 评价机构:XX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编制日期:XX年XX月XX日 说 明 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工作依据有关法规、标准进行; 本评价报告只对检测时现场状况进行评价; 评价报告只向被检测单位和有关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对本评价报告有异议者,请于收到报告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我单位提出书面意见,过期概不受理; 本报告应加盖公章,无公章或涂改无效; 本报告未经许可请勿复印,不得做广告宣传用; 本报告共23页。 项目名称 XX项目部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评价报告 评价机构 XX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报告编写人 职称: 证书:卫职服检XX 号 签名: 报告审核人 职称: 证书:卫职服检XX号 签名: 报告签发人 职称: 证书:卫职服评XX号 签名: 前 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XX项目部委托宝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该单位隧道施工粉尘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评价。 XX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XX年XX月XX日至XX月XX日对XX项目部隧道施工场所的有关资料进行了分析,采用现场调查法和检测检验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价,结合职业病发病情况,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对该单位工作场所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采取的防护措施进行了客观、真实、科学的评价。 1检测评价目的 1.1贯彻落实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识别和分析该项目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或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 1.2为用人单位建立职业卫生档案,提供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数据; 1.3检测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分析其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评价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是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1.4为行政监督检查提供检测依据。 2检测评价依据及标准 2.1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2.1.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1]60号) 2.1.2《使用有毒物质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2002]352号) 2.1.3《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卫生部令[2002]23号) 2.2检测评价规范及标准 2.2.1《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制》(GBZ2.1-2007) 2.2.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制》(GBZ2.2-2007) 2.2.3《工作场所空气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59-2004) 2.2.4《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 2.2.5《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2003) 2.2.6《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GBZ/T192-2007) 2.3检测评价基础依据 检验结果报告 3评价范围 本次检测评价应XX客专项目部的委托,对该单位的隧道施工粉尘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根据现场调查,了解生产工艺流程,确定具体评价范围是:隧道开挖掌子面、隧道仰拱作业面、隧道衬砌作业面等工作场所。 4检测评价内容 本次评价内容包括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及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应急救援、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情况,职业卫生管理措施及落实情况等。 5评价方法 本次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根据XX项目部的职业病危害特点,采用现场调查法和检测检验法等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现场调查法是采用职业卫生学调查方法,了解企业生产工艺过程,确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查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使用及职业卫生管理的实施情况。检测检验法是依据国家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的要求,通过现场检测和实验室分析,对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以及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防护效果进行评定。 6评价程序 6.1准备阶段 收集和研读有关资料、开展初步现场调查、编制评价方案并对方案进行技术审核,确定质量控制原则及要点等。 6.2实施阶段 依据评价方案开展工程分析、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并测定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 6.3完成阶段 主要工作为汇总、分析资料和数据,通过分析、评价得出结论,提出对策和建议,完成评价报告书的编制,对评价报告书进行审核等。 7质量控制 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规范和我中心检验质量体系有关规定进行质量控制。 8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隧道开挖掌子面、隧道仰拱作业面、隧道衬砌作业面等工作岗位均可解除粉尘职业病危害因素。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