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工程》课程试卷5.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分离工程》课程试卷本试卷用于生物与化学工程系2005级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本科学生
(时量:120分钟 总分100分)
注意:1、答案必须填写在答题纸上,填写在试卷上的无效。
2、答卷必须写明题目序号,并按题号顺序答题。
3请保持行距,保持卷面整洁。
、填空(本大题共9小题,每空1分,共25分)
。分离因子在精馏中又称为 ,在液液平衡中又称为 。
3、对于一四组分气液平衡物系而言,其自由度数f等于 。
4、吸收过程按溶质数多少可分为 和 ;
按吸收温度状况可分为 和 。
5、超临界流体萃取有 、 和 等三种操作方法。
6、闪蒸温度必须介于物系的 与 之间。
7、吸附剂的再生方法有 、 、 、 。
8、结晶分离的传质推动力为 。
9、膜分离过程按分离体系不同可分为 、 。按推动力不同可分为 、 、 。
二、简述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5分,共25分)
1、平衡常数与组成无关的泡点计算过程。
2、平衡常数与组成有关的露点计算过程。
3、萃取精馏中提高塔顶产品含量的方法有哪些。
4、间歇精馏中的操作方式有哪几种,工业上主要采用哪一种。
5、变温吸附的原理是什么?(以图示表示)。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 2、轻关键组分
、清晰分割 、物理吸收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4分)1、一烃类混合物中含有乙烷0%、丙烷30%、正丁烷40%。其安托因方程参数见下表。试求30℃时的泡点压力及此时的气相组成。(物系可认为是完全理想物系)。
组分 A B C T(K) P(mmHg) 乙烷 15.6637 1511.42 -17.16 丙烷 15.726 1872.46 -25.16 丁烷 15.6782 2154.9 -34.42 2、将苯(A)——甲苯(B)——对二甲苯(C)混合物送入精馏塔分离,进料流量为100mol/h,组成为ZA=0.4、ZB=0.4、ZC=0.2,要求苯在塔顶回收率为9%,甲苯在塔釜的回收率为9%。组分相对平均挥发度αAB=20,试按清晰分割法求全回流条件下所需理论板数及塔顶与塔底的流量及组成。3、具有三块理论板的吸收塔,用来处理下列组成的气体(VN+1)在操作条件下各组分平均吸收因子见表。富气与贫流率均为100mol/h,试用平均吸收因子法计算各组分的吸收率、吸收液与尾气的量及组成。 VN+1,i L0i Ai C2H6 60 0 0.8 C3H8 30 0 3 n-C4H10 10 0 10 n-C6H14 0 100 合计 100 100
《分离工程》课程试卷填空(本大题共9小题,每空1分,共25分),相对挥发度,相对选择性。
3、4。
4、单组分吸收、多组分吸收;等温吸收、非等温吸收。
5、等温法、等压法、吸附法。
6、露点温度、泡点温度。
7、变压法、变温法、惰性气体吹扫法、置换再生法、。
8、过饱和度。
9、气体、液体。浓度差、压力差、电位差。
二、简述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5分,共25分)
1、平衡常数与组成无关的泡点计算过程。
2)
3)
4)如果 降低T,重新计算。
升高T,重新计算。
2、平衡常数与组成有关的露点计算过程。
2)由已知的yi,取求出Ki,初步算出xi
3) 校正,求出Ki,
4)
5) 如果 降低T,重新计算。
升高T,重新计算。
3、萃取精馏中提高塔顶产品含量的方法有哪些。4、间歇精馏中的操作方式有哪几种,工业上主要采用哪一种。5、变温吸附的原理是什么?(以图示表示)。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