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过程的质量控制管理介绍讲解.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印刷过程的质量控制 主要内容 1、印刷过程中的物流与信息流 2、印刷质量控制中的打样 3、晒版质量控制 4、在线检测系统 第一节 印刷过程中的物流与信息流 一、印刷中的物流 印刷企业物流: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和废弃物流五个方面。 二、印刷中的信息流 1、什么是信息流? 由物流联系起来的作业流程以数据的形式传送。 ——数字化流程 2、数字工作流程 (1)印前数字工作流程(5个阶段) ① 数字影像和文本获取 (20世纪70年代)图形软件,扫描仪和照排机 图形文字分别输出胶片——手工拼版 ② 桌面出版(DTP) (20世纪80年代)电脑拼版 ③ 数字组版和CTF 大幅面组版 ④ 数字制版CTP 计算机直接制板,无需胶片 ⑤ 计算机集成制造CIM 网络化生产(包括印前,印刷,印后作业信息) (2)数字流程和数字印刷(计算机到印刷机) (3)数字工作流程的特性 ① 省时,省料; ② 用精确的数据保证高质量复制; ③ 自动化程度高,容易实现标准化管理; ④ 数据文件可随时修改,不会有材料损失。 注意:保证数据文件的安全性,备份 1. CIP3\CIP4 (1)定义: “印前、印刷、印后集成的国际合作” 1995年,世界上26个印前、印刷及印后企业联合成立了致力于实现印前、印刷及印后工艺流程综合计算机控制的国际性合作组织CIP3。 (2)目的:研究制定一些标准格式,以数据化工艺流程的概念提高印品的质量,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传统状况 网络化流程 (3)功能 印前:CIP3可实现文件的色彩管理、补漏白、字体、文稿、图像的管理、拼大版、生成ICC Profile以及用数字打样机打样。 印刷:CIP3在印刷机上实现油墨量的控制(油墨扩大和转换曲线)、套准控制、颜色质量控制(颜色色彩和密度测量)。 印后:通过传送裁切和装订的参数和信息,实现对印刷品的裁切控制和装订控制。 (4) CIP4 2000年,JDF联盟与原CIP3联盟达成协 议,加盟CIP3,CIP3改变为CIP4。 目的:将“集成”的范围扩大到印前、印刷和印后的各个过程。 2、印刷内容描述——PDF PDF(Portable Document Format),便携式文件格式,是Adobe公司推出的最重要的电子文件格式。 PDF是适于在不同的计算机平台上传输和共享文件的一种开放式的电子文件格式。它具有能够完整地保存任何原文档中的文字、格式、颜色、图形、可加密等优秀特性。 3、印刷作业信息描述——JDF 印刷作业流程的作业信息描述 JDF(Job Definition Format),活件定义格式,它是由印艺工业的四巨头(Adobe、AGFA、HEIDELBERG、MAN Roland)联合起来,结合各自的优势,共同制定的一个全新的开放规范格式。 一个简单的JDF工作流程: 1.客户创建一个关于产品和传输要求的JDF 描述文件。 2.客户和印刷商洽谈合同,印刷商可利用集成制造系统(MIS)来做到这一点。 3.印刷机利用集成制造系统(MIS)描述生产流程。 4.活件开始执行,适时的流程信息将会由被程序击活的JDF 文件传送到集成制造系 统。 5.所收集到的数据将会被用来进行评估和预算。 6.活件被存档以便能被再次调用。 各个组成部分 (传统的) 流程-管理-系统 (现状) 组合生产 (未来) 第二节 印刷质量控制中的打样 一、打样的作用 1.检验印前各工序的质量;2.为正式印刷提供墨色和规格等依据及参考数据; 3.为客户提供标准的审批样张。 二、打样技术的分类1.机械打样2.光化学打样3.软打样(屏幕打样) 4.数字打样 5.InternetFTP远程打样 1.机械打样 1.机械打样 克罗马林模拟打样系统 3.软打样(屏幕打样) 3.软打样(屏幕打样) 4.数字打样 三、数字打样1. 数字打样的优势 (1)彩色图像的再现性能 色域范围大,无需套印 (2)图像分辨率 (3)输出样张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几乎不受环境、设备、工艺等方面的影响,更不受操作人员水平等认为因素影响。 (4)输出速度 传统打样2个小时,数字打样5分钟 (5)成本效益 (6)人员素质要求 不需要专人,且可以24小时工作 数字打样的应用领域 (1)数码打样技术的推广不仅可以替代印刷厂、制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