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老少边穷地区教师工作生活状态和学校工会发挥作用情况调研.doc

发布:2016-12-19约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老少边穷地区教师工作生活状态和学校工会发挥作用情况调研 者拉小学武正山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说:“教育短板在西部地区、农村地区,在老少边穷岛地区。国家发展,一定是共同发展,不能让任何一个地区、任何一个孩子落伍掉队。老少边穷的教师要始终把握这个宗旨,安心教师岗位,把孩子们培养出来。少年强则国强,中西部强则中国强。”作为老少边穷地区之一——云南省玉溪市易门县绿汁镇的一名小学教师,我们的工作生活状态和学校工会发挥作用的情况怎样呢?结合我自己近30年的工作生活,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调研如下: 一、老少边穷地区教师工作生活状态 1、老少边穷地区的农村现状。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教育投入的逐年加强,随着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一批又一批的农村孩子接受教育的年限逐年提高。他们中的一部分通过自己刻苦学习,凭借自己的知识、自己的勤奋,凭借自己的努力已经在城市站稳了脚跟,在城市获得了生存、发展的空间,把原来在农村生存的老人接到城市生活,变成了新的城市人。随着城市劳动力的缺乏,越来越多的就业机会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他们中有的在城市成家就业,有的在城市辛勤劳动,有的在城市置办产业。随着他们的离去,留下的是农村青壮年劳力的缺失,留下的是农村边远土地的荒废,留下的是农村消费市场的萎缩,留下的是农村村庄房屋的闲置破败,留下的是老人的无奈和留守儿童的期盼。现在,我们正身处农村的衰落、农村的空心、农村的消亡。 2、老少边穷地区的农村小学现状。 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往城市转移,随着农村边远土地的荒废,随着农村消费市场的萎缩,随着农村村庄房屋的闲置破败,随着农村的衰落、农村的空心、农村的消亡。老少边穷地区的农村小学也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往城市转移导致的学生生源日益锐减,形成麻雀学校、空心学校,形成农村学校的萎缩,消亡。我们绿汁镇在我参加刚工作的1988年还有不少的校点存在,甚至还有一师一校的校点存在,那时的一、二年级全镇有二十几个教学班。随着生源的减少,基层教育部门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在当地人民群众理解、支持下优化农村小学布局。把村教学点撤并到村完小集中办学,现在又开始撤并村完小,现在全镇一个年级只有五六个教学班,一个教学班只有七八个学生,有的村完小已经开始隔年招生。因为学生少,师资紧缺成为当前农村小学面临的最大困难。农村小学师资紧缺既表现在“够编不够用”,甚至“超编不够用”的结构性缺乏。 按照教育部农村小学1:22.5的师生比例,老少边穷的农村小学教师普遍超编1倍还多。然而,现实中的老少边穷的农村小学面临的最大问题却依然是教师缺乏,有的年级只能实行“包班”教学,“包班”就是一个人负责一个班级所有的课程。“超编不够用”的现象依然许多农村小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瓶颈。现在的撤并学校已经撤到了不能再撤的程度。因为农村学校撤并,农村的孩子5岁就需要住校读书,给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增加了农村小学教师的工作量。因为学校撤并,有的孩子家校距离达20多公里,留守监护的爷爷、奶奶无力接送学生,只能无奈的包车接送学生。接送学生的车有的是面包车,有的是摩托车,有的是旋耕机,加大了学生上学、回家途中的安全隐患。因为学校撤并,留守监护的爷爷、奶奶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没有能力承担周末家庭辅导、教育的重任,没有经历监管孩子的安全,逐渐拉大了农村孩子同城区孩子的受教育质量的差距。 3、老少边穷地区的农村小学教师的工作生活现状。 老少边穷地区的农村一线小学教师,是农村基础教育大厦的基石,他们坚守在边远贫困地区的乡中心校和村完小教学点,编织着的农村孩子的多彩梦想,托起农村孩子的需望。这个本应是最伟大、最美丽的职业群体,却没有得到社会应有的尊重和重视,加剧了农村小学的衰落和“空心化”。进几年来,尽管各级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保障教师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待遇,改善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但是,老少边穷地区的农村小学教师工作的繁重,生活的艰辛还是没有更多人的理解、同情和认可。 首先是老少边穷地区的农村小学教师,特别是村完小的小学教师工作时间长形成的压力大。农村小学的教师工作通常没有“加班”的概念,觉得安顿好学生是很正常自己义不容辞的事情。老师们天天早上6点30分起床指导学生整理床铺、打扫卫生、吃早餐,等到7点40分和学生一起走进教室开始一天的教学工作。晚上8点30分后还要继续指导学生洗脚晚睡,等到学生睡熟后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宿舍准备第二天的教学内容,通常到晚上11点左右才能上床休息。因为农村小学教师的工作时间常年没有小时的概念,只有事情做完还是没有做完的概念,所以大部分农村小学教师有的神经衰弱、有的耳聋眼花、、、、、、,身体常年处于不健康的状态。同时由于农村孩子缺少父母监管辅导,农村儿童的教育管理需要付出城市儿童双倍的劳动,乡村教师承担着更多的社会责任和更大的社会压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