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学联盟]第十单元.doc

发布:2017-04-14约8.65千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圆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会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在操作、交流的过程中认识圆各部分名称,发现圆的特征。 2.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活动单 教 案 活动一:画圆初步感受圆形的特征 1. 先用自带的材料在白纸上尝试画一个圆。 2. 再试着用圆规在下面画一个圆。 3.组内交流自己的画法。(你觉得用圆规画圆时应该提醒大家注意些什么?) 4. 回顾思考:比较两种画圆的方法,哪种方法能比较轻松地画出大小不同的圆?怎样用圆规画圆? 5. 全班交流。 活动二:认识圆各部分的名称 1.认真阅读课本第94页例2,认识圆的圆心、半径、直径。 画圆时,针尖固定的一点是( ),通常用字母( )表示; 连接( )和( )任意一点的线段是半径,通常用字母( )表示; 通过( )并且两端都在( )的线段是直径,通常用字母( )表示。 2.在上面你画的圆上标出圆心、画出一条半径和一条直径(用不同颜色的笔),并分别用字母O、r、d表示。 3.小组交流:向组内成员介绍什么是圆心、什么是半径、什么是直径,比一比谁介绍的最清楚。 活动三:在动手操作中探究圆的特征. 1.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圆片,可以画一画、量一量、折一折,独立思考下面的问题: (1)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半径,多少条直径? (2)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直径呢? (3)同一个圆的直径和半径有什么关系? (4)圆是轴对称图形吗?它有几条对称轴? (5)在研究过程中你还发现了什么? 2.组内交流各自的研究过程及发现(小提示:汇报时可不能只说结论,还要说一说是怎样发现的) 【检测反馈】 1. 辨别是非。 (1)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 (2)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 (3)用圆规画一个直径是4厘米的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应该是4厘米。( ) 2.填写下表。 半径(r) 20厘米 7厘米 3.9米 直径(d) 6米 0.24米 3.按照下面的要求画圆。 (1)半径3厘米。 (2)直径3厘米。 一、设置情境,引入课题 下面各是什么图形?它们都是由什么围成的? 那么圆呢?(通过ppt展示让学生们感受圆的特征) 小组交流讨论。 小组汇报:圆和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 圆除了是由曲线围成的这一特征之外,还有其他的特征吗? 好的,这节课我们一起去认识圆。(板书:圆的认识) 二、画圆初步感受圆形的特征 1、同学们你们能用除了圆规之外的学具画出一个圆吗? 学生动手画。 2、(同学们画好了)现在请同学们拿出你们的圆规(认识圆规以及圆规的用法)你能试着用圆规画一个圆吗?(画好) 3、组内交流自己的画法。(你觉得用圆规画圆时应该提醒大家注意些什么?) 4、师:比较两种画圆的方法,哪种方法能比较轻松地画出大小不同的圆? 怎样正确的用圆规画圆?(ppt展示) 小组交流。 三、认识圆各部分的名称 我们在四年级学习角的时候不仅学习了角的画法,还学习了角的各部分名称,其实圆也有各部分的名称。现在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94页例2,认识圆各部分的名称,并完成活动二。 小组交流。 小组汇报。(结合ppt展示) 四、在动手操作中探究圆的特征. 现在我们知道了圆是由曲线围成的,那么圆除了是由曲线围成的这一特征之外,还有其他的特征吗?下面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圆片,可以画一画、量一量、折一折,完成活动三。 小组交流。 小组汇报。(结合ppt展示讲解) 五、课堂小结:这节课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六、检测反馈。 请同学们完成检测反馈。 请同学汇报并结合ppt展示讲解。 板书: 圆的认识 圆是由曲线围成的。 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半径的长度决定圆的大小。 【教学反思】 《圆的周长》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知道什么是圆的周长,理解圆周率的含义并熟记它的近似值。 2. 初步掌握圆周长的计算公式,能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活动单 教 案 活动一:研究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 56厘米 61厘米 66厘米 1. 自主学习: 快速描出三个车轮的周长。 比一比3个车轮周长的大小,再比一比直径的大小。 我猜测:圆的周长可能和它的( )有关系。 你是怎样想的? 你是怎样想的? 2.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集体交流。 活动二:研究圆的周长与直径有怎样的关系。 1.合作探索:测量圆的直径与周长,借助计算器算出周长除以直径的商,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