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协厂管理制度.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目的
为规范委外加工作业管理,提升产品收发之时效性及产品质量,确保厂商能高效、保质、保量、适时的配合生产,来满足本公司的客户订单、合同要求。
2. 适用范围
2.1 用于本公司人员、设备不足,生产能力负荷已达饱和时。2.2 特殊零件无法购得现货,也无法自制时。2.3 协作厂商有专门性的技术,利用外协质量较佳且价格较廉。
3. 选定方法及基准:3.1 审查方式:书面审查及实地调查
3.1.1 外协加工及外协制造的申请,是否符合规定,数量方面是否适宜。3.1.2 申请核准后,由外协管理人员判定是否有协作厂商承制,若没有则选择三家以上厂商
资料,填具厂商资料调查表。3.1.3 实地调查时,由质量部门指定质量管理、生产管理、技术、外协管理等部门组成调查
小组,但每一次不一定所有人员都要参加,要视加工或零件制造的重要性而定,将调查结果填入厂商资料调查表中。
3.1.4 实地调查后可选定其中一家厂商试用。3.2审查基准 3.2.1质量 3.2.2供应能力 3.2.3价格 3.2.4管理 选择其中评分最高者做为适用的协作厂商。3.3审查流程 3.3.1试用:当选择最佳厂商之后,必须经过试用,待试用考核达到标准以上时,才能正式成
为本公司的协作厂商。 3.3.1.1试用合同:规定试用期为三个月,每个月要考核一次,并将结果通知试用厂商,
试用合同格式如、、3.3.1.2试用考核:试用期间要对试用厂商进行考核。3.3.1.3试用开始时,试用厂商要将样品送来检查,经判定合格才能继续大量地加工或
制造。3.3.2 正式设立: 3.3.2.1正式设立判定基准:试用考核期间的成绩达70分以上者则正式判定为本公
司的协作厂商。3.3.2.2正式合同内容:与试用合同格式相同,格式如附表10.6.2。
3.4外协:3.4.1负责单位:由采购部门负责外协加工或外协制造的事务。3.4.2 外协资料:外协加工或外协制造时要给试用厂商或协作厂商的资料。 a.蓝图 b.工程程序图 c.操作标准 d.检查标准 e.检验标准 f材料的规格、数量
3.5外协指导管理3.5.1使其确实按照我们的规定来加工或制造。3.5.2协助其提高质量。3.5.3经常联系协调,了解外协的进度、质量。3.5.4 指导教育与考核。
3.6 外协督促,确使外协加工或外协制造的货品如期交来。
4.质量管理:4.1入厂检验: 4.1.1按双方协定的验收标准及抽样计划来验收。 4.1.2进料管理流程(见有关文件)。4.2 外协质量管理和定期考核 确使试用厂商或协作厂商供应的产品符合要求,对其必须检查。每月巡回检查各协作厂商,对每个协作厂商,三个月中至少要做一次至二次以上的检查,对试用的厂商,三个月内要做两次检查。 4.2不良抱怨: 4.2.1抱怨程序 验收的抱怨: a.验收人员将检验报告通知外协管理人员,并将资料存档,作为下次验收的依据。 b.外协管理人员将验收情况通知协作厂商或试用厂商,使其针对缺陷进行改进,资料
存档,作为考核依据。4.2.2 生产时的抱怨: 4.2.2.1生产中发现不良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外协而发生时,制造各科组通知生产管理
单位。4.2.2.2生产管理单位通知质量管理员再重检外协厂商交来的半成品或零件,并通知
外协管理人员,资料存档,作为验收依据。4.2.2.3外协管理员通知协作厂商,资料存档,并作为考核的依据。
4.3责任分担 不良抱怨发生时,除要通知协作厂商或试用厂商,针对缺陷进行改进外,自身更要做好质
量检查考核管理工作,若有生产时的抱怨发生,还要依照合同内的规定罚款。5.指导教育与考核: 5.1负责单位:有关外协的质量管理、生产管理、设计,外协管理的单位均有负责指导教育考
核的责任。5.2进行方式:首先必须健全本厂的质量管理组织。5.3指导教育方面 5.3.1 协作厂商高阶层人员观念训练:鼓励其接受新观念或参加本厂召开的产品开发座谈
会、质量管理座谈会。5.3.2协作厂商质量管理人员训练:鼓励其参加专业训练或质量管理训练或安排其参加本厂
所举办的专业质量管理班,使其了解: a.本厂的质量管理政策及组织。 b.本厂的进料验收、制程及成品的质量管理及最后检验等。 c.本厂验收使用何种验收规格、仪器、量规、抽验表以及如何判定合格。5.3.3其他协助方面 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的建立实施,原料管理、工作方法改善等等。5.3.4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