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国家级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申请书.doc

发布:2018-02-27约5.1万字共5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附件1-2: ? ? ? 申请书 ? ? ? 推荐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 学校名称: 华中科技大学 中心名称: 临床技能实验教学中心 中心网址: 03/lab/ 中心联系电话: 027 中心通讯地址: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申报日期: 2008.5. ? ? ?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 ? 填写说明 ? 1.申请书中各项内容用“小四”号仿宋体填写。表格空间不足的,可以扩展。 2.“中心工作职责”是指在中心承担的具体教学和管理任务。 3.兼职人员是指编制不在中心,但在中心从事实验教学的教师或专业技术人员。 1.实验教学中心总体情况 临床技能实验教学中心 所属学科名称 临床技能类 隶属部门/管理部门 教育部/华中科技大学 成立时间 2002年 中心建设 发展历程 华中科技大学临床技能实验教学中心的研究与建设工作建立是在同济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实验教学的基础上,主要依托同济和协和两所附属医院的强大师资和临床教学资源,对原有实验教学体系进行整合后构建的。目前中心涵盖7个国家级重点学科;4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5门省级精品课程;国家级教学团队1支;曾先后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4项;获国家级优秀教材10余部;获国家级名师和湖北省名师各1人,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1人。在2007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和2008年教育部组织的首次医学专业认证工作中,我校实验教学体系和本中心受到国外专家和教育部评估专家的一致好评。 在临床技能实验教学改革建设以前,临床医学专业的实验室主要分为“诊断学实验室”、“医学影像学实验室”和“手术学实验室”,实验课程设置依附于相应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未形成综合体系,难以满足临床实验教学的需要;医学生临床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临床实习在病人身上做操作得到锻炼,自从1998年《执业医师法》和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也越来越强,医学生直接在病人身上进行临床实践操作的机会越来越少,无法确保医学生临床操作技能和临床思维的训练;而且随着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的国际化发展趋势越来越突出,对医学生的临床技能实验实践教学也更为重视。根据医学教育发展的趋势,为了保证临床教学质量,必须通过加强临床技能实验平台建设,改革临床技能实验教学体系,从而加强实践操作训练,使医学生熟练地掌握临床基本技能,为进行优质的临床医疗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减少医疗差错和事故的发生,充分保障病人的生命安全和权益。 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科学技术发展的突飞猛进,医学教育手段和技术大为提高,常规视听教学设备趋向自动化、智能化和综合化,教学软件多样化、专门化和模块化,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教学设施的逐步完善,材料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医学模拟技术的日趋成熟,标准化病人的广泛应用,多种先进教育和实验技术为构建现代化临床技能实验教学平台从技术层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2年开始,学校先后成立了以同济医学院院长冯友梅教授为组长、教务处长、实验设备处长和两所临床学院院长参加的临床技能实验教学中心领导小组,学校教学顾问组组长文历阳教授为组长的临床技能实验教学中心专家小组,投入1680余万元在原有基础上建设了临床技能实验教学中心,购置了新型的模拟医学等教学设备,以满足临床教学的需要、保证医学生临床技能操作训练、提高临床教学质量,并相应进行了临床技能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 中心按照临床实验实践教学的特点,模拟临床实际环境,尽量缩短与临床的距离,建设了“基础训练平台”、“综合训练平台”、“专业训练平台”和“考试中心”,各平台按照其功能的不同各自承担着相应的临床技能实验教学任务,同时,基础平台、综合平台和专业平台的相互结合,形成了能满足多专业临床实践需要的综合性的临床技能实验教学中心,现将各训练平台简介如下: 1.基础训练平台:主要承担包括临床医学专业、中医学专业、口腔医学专业、医学影像学专业、医学检验专业等医学及相关专业的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无菌、动物手术等基本技能的教学和训练任务。配有心肺听诊模型、腹部触诊模型、数码显微镜、无影灯、手术室录播系统等先进设备和装置,与临床实际结合,为学生提供病史采集、体格检查、临床基本诊断技能和操作的训练。 2.综合训练平台:借助于现代模拟理念和技术,创设高仿真模拟病人和临床情景来代替真实病人进行临床医学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教学实践的训练平台,涵盖临床各学科的基本操作技能;利用完善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用于临床学科的多媒体示教、病例(案)讨论、网上学习、网上测试和远程教育等;并引入MicroSim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