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HPV16-E6蛋白在宫颈病变组织中表达及临床应用.doc

发布:2017-09-01约2.15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HPV16-E6蛋白在宫颈病变组织中表达及临床应用[摘要] 目的:探讨16型人乳头瘤病毒(HPV16)E6蛋白在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选择2009年12月~2010年12月于本院妇科门诊检查后临床诊断为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宫颈癌、宫颈正常的患者,分别为12例、20例、27例、10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病变组织标本HPV16-E6蛋白表达情况。结果:HPV16-E6蛋白在正常宫颈上皮、宫颈炎、CIN、浸润性宫颈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10)、33.3%(4/12)、45.0%(9/20)、66.6%(18/2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10%为阳性,统计阳性表达的例数,并进行比较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1.0统计学软件,数据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HPV16-E6蛋白在各种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HPV16-E6蛋白在宫颈病变组织中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宫颈病变组织中,宫颈癌阳性表达率最高,明显高于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炎患者。见表1。 2.2 HPV16-E6蛋白在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表达情况 HPV16-E6蛋白在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在低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中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2.3 HPV16-E6蛋白在宫颈癌中的表达情况 HPV16-E6蛋白在不同分化程度宫颈癌中的阳性表达情况,组间比较差异明显,但是在不同肿瘤分期中的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3。 3 讨论 HPV是一种具有种属特异性的嗜上皮病毒,HPV病毒由蛋白衣壳和被包裹着的核心构成。衣壳的“原料”主要是衣壳蛋白(L1)和次要衣壳蛋白(L2);其核心是无包膜小型双链环状的DNA。1949年,Strauss首先在电镜下观察到HPV颗粒,它呈球形,其20面体对称,直径为45~55 nm。 人类是HPV的唯一宿主,根据HPV基因序列结构的不同,可分为近130种基因型。钱元淑等[3]研究HPV16/18在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中的表达情况显示:HPV16/18阳性率在正常宫颈到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再到宫颈癌有逐渐升高趋势,并且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文献报道HPV16是与宫颈癌关系最密切的高危型HPV,其在宫颈癌中的检出率50%[4]。本文宫颈癌患者中HPV16-E6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上皮内瘤变、宫颈炎及正常宫颈组织,与文献报道相符合。本文CIN患者HPV16-E6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宫颈炎患者,CINⅢ级患者HPV16-E6蛋白阳性表达高于CINⅠ-Ⅱ级,宫颈癌患者HPV16-E6蛋白阳性表达又明显高于CIN患者,且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由宫颈炎到宫颈癌的进展是一个逐渐转化的过程,HPV16感染则是宫颈癌发生的高危因素,并且在宫颈炎以及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早期过程中也发挥作用。此外宫颈癌不同分期患者中HPV16-E6蛋白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HPV16-E6蛋白表达与肿瘤分期无关,但是本组中分化宫颈癌患者,HPV16-E6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低分化与中分化患者,提示其可能与癌分化程度有关,目前尚无明确研究依据。 Song S等[5]研究提示HPV16-E6蛋白与恶性肿瘤形成的晚期有关,本文宫颈癌患者HPV16-E6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其他患者,也证实了这一点,因此对于HPV16-E6的早期检测,对宫颈癌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有重要意义,其还可以作为预测宫颈癌前病变转归的指标。 [参考文献] [1]李淑敏,章文华,吴令英,等.人乳头状瘤病毒负荷量与子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关系的初步研究[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4,39(6):400-402. [2]Douglas R,Lowy,Kimbaner,et al.Ge nitalhu manp apillomavirusinfection[J].Proc.N atl.Acad.Sci,1994,91(7):2436。 [3]钱元淑,吕雯,隋丽华.人乳头状瘤病毒16/18、单纯疱疹病毒Ⅱ型和巨细胞病毒感染与宫颈癌发生、发展的关系[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 26(8):622-625. [4]Parkin DM,Pisani P,Ferlay J.Global cancer statistics[J].CA Cancer J Clin,1999,49(1):33. [5]Song S,Pitot HC,Lambertp F,et al.T heh umanp apillomavirustype 16 E6 gene alone is suffici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