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医院检查整改的报告.doc

发布:2017-04-04约2.38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关于卫生监督所4月20检查的整改报告 存在的问题 门诊治疗室和住院部治疗室的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桶无标识。 紫外线消毒记录无累计时间。 门诊治疗室无医疗废物处置记录本。 门诊治疗室未设置医疗废物转送桶。 住院部治疗室泡手桶无消毒液更换时间标识。 住院部病房内患者输液无输液卡。 一次性注身器一次以下输液器未索取生产厂家同批次检验报告单。 未公开医德医风监督途径。 未公开将需服务的项目,内容和服务对象。 执业人员张文杰执业地址未及时变更 未拟定医疗事故月分析制度,中医师查房制度,中医会诊制度。 放射工作人员未佩戴个人剂量计。 未建立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档案。 未拟定投诉接待“首诉负责制”。 未建立受赠受助及接受捐赠情况登记本。 未建立不明原因疾病的病历分析及总结。 原因剖析 对医内感染的预防规范化缺乏认识和学习。 缺乏医疗法律、法规的学习。 对医疗设备工作原理认识不够全面。 未加强医德、医风的学习与教育。 三.整改措施 1.加强预防医学普及与学习。在医务人员中全面强加预防医学知识的学习,提高工作人员的认识,抓好院内感染的每一个环节,规范每个医护人员在医疗工作中的操作流程,避免交叉感染情况的发生,针对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所检查出来的问题,如:护理站泡手桶未标识清楚消毒液更换时间的问题,我们要标明消毒液名称、浓度以及明显的消毒液更换时间标签。医疗废物有明确的分类设施和鲜明、配目的标识,并且做到废物去向登记,做到院内不交叉感染,院外不污染环境。 2.认真学习医疗法律法规。医护人员做到持证上岗,上岗前接受医疗发律法规的学习,积极开展医疗事故的事例学习及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管理的相关内容,建立医疗事故月分析制度,中医师查房制度、中医会诊制度。根据本院实际情况,门诊与住院部协调操作,做到每一位门诊轮流患者都有输液登记,护士站与输液患者都各持输液卡,全面落实三查七对制度。(附件一、二、三) 3.合理、规范使用医疗设备。对本院的医疗设备进行规范化的管理,设备使用每次的运行情况、设备维护情况登记在册,了解医疗设备工作原理,做到医务人员与设备“知已知彼”,工作人员要有防护,设备要常维护。针对本次上能行政主管部门所提出的问题,如:紫外线消毒灯管的累计时间,放射工作人员佩戴个人计量计等情况,立即整改。每根新紫处线消毒管有效消毒时间大约有5000小时,累计时间一到,马上更换。放射工作人员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定期体检。关于佩戴个人计量设备情况,已提交主管领导协调解决。完善了一次性用品的使用管理(生产厂家检验报告单)。 4.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良好的医德医风是一种动力,它能引导每一位医务人员去为能够更好的解除患者病痛而更加努力学习业务。在大力加强医德、医风建设的同时,我们也要认真、虚心接群众对我们的监督,公开我们的服务项目,建立完整的监督途径,设立医德、医风监督小组,由院长担认医德医风监督组长,副院长和相关负责同志为成员,认真落实医德医风监督工作。 今后,我将改变以往不良习气,规范,加强学习,提高的综合素质,以适应发展,同时,严格,从各个方面促进发展。以上内容,请。凡遇证情复杂等疑难重危病证,应即时申请会诊。   2.重危或急诊会诊,必须随请随到。   3.会诊发生异议时,主持人决定会诊意见及其治疗方案。   4.科内会诊由经治医生或主治医师提出,主任医师主持并召集有关 医务人员参加,经治医师做好详细会诊记录。   5.科室间会诊由经治医师提出,主治医师同意,填写会诊单,被邀 科室应指派主治医师以上人员前往,会诊要在两天内完成。   6.院内会诊由主任医师提出并主持,重大会诊需经医务科同意,邀 请有关人员参加。会诊时,医务科要有人参加。   7.需院外会诊的疑难病症,由主任医师提出,经医务科同意,并与 有关医院联系,应邀医院指派主治医师以上人员前往会诊,会诊由申请科 的主任医师主持。   8.无论院内、院外、科室间或科内会诊,会诊前经治医生及主治医 师,应准备好四诊摘要及有关材料。会诊中要充分讨论,做好记录,最后 由主持人进行总结。 1.主任、副主任医师查房,应有主治医师、住院医师、护士长和有 关人员参加。主任医师每周查房1-2次,主治医师每周查房2次,对每个病人至少查1次。住院医师每日至少查房2次。   2.对危重病员,住院医师随时观察病员的神色形态及生命体征的变 化,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必要时可请示上级医师。   3医师要报告简要病历,当前病情及所用过的药物,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主任或主治医师可根据情况作必要的检查和病情分析,作出肯定性的指示。   .查房内容   (1)主任医师查房:要求解决疑难病例,审查新入院、危重病员的 诊断及治疗计划,审查医嘱、病历及辩证施治情况,听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