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纪华北海和祁连海演变及岩相古地理特征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纪华北海和祁连海演变及岩相古地理特征.pdf

发布:2017-12-21约1.67万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3卷  第4期    古 地 理 学 报   Vol 3  No 4                 2 0 0 1 年 1 1 月 JOURNAL OF PALAEOGEOGRAPHY Nov 2 0 0 1 ( )   文章编号 : 1671 - 1505 2001 04 - 0025 - 10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纪 华北海和祁连海演变及岩相古地理特征 付金华  郑聪斌 长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西安 71002 1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纪华北海与祁连海演变关系是多年来研究中的一大难题 。本文依 据古生态演化的不可逆性及地理分区 ,并结合盆地中东部 、西部和南部奥陶纪地层的系统对比 ,深 入探讨了奥陶纪牙形刺动物群在不同沉积分区的演化特征及其与华北海和祁连海之间的关系 。 并在此基础上 ,将祁连海侵漫到盆地西缘地区的时间 ,确定在华北海马家沟四期最大海侵的晚期 , 侵漫范围尚末过中央古隆起带的鄂 6 井到定探 1 井一线 。中央古隆起在马家沟四期沉积后 ,对华 北海和祁连海具有明显的分隔作用 。根据牙形刺动物群的面貌及不同阶段的地理分区 ,结合古构 造格局及岩石 、岩相标志 ,系统分析了奥陶纪不同阶段的沉积特征 ,再现了各期岩相古地理面貌 , 为鄂尔多斯奥陶系天然气勘探奠定了地质基础 。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奥陶纪  华北海  祁连海  古生物分区 岩相古地理 第一作者简介  付金华 ,男 ,1963 年生 , 1982 年毕业于江汉石油学院石油地质专业 ,现为长庆 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高级工程师 。 中图分类号  P531   文献标识码  A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纪海相碳酸盐岩地层是区内古生界主要含气层系之一 。“八五”以来 , 随着长庆气 田的发现 , 不少学者对这套含气层系进行 了比较详细 的研究 , 尤其是安太庠 ( ) [ 1] ( ) [2 ] ( ) [3 ] 1983 、蔡友贤等 1992 的生物地层研究 ; 冯增昭等 1996 的沉积相研究 ; 张文华等 ( 1991) [4 ] 的盆地西部 、南部层序地层研究等 ,为系统认识本区奥陶纪华北海与祁连海的演变关 系及岩相古地理特征奠定了基础 。本文运用沉积学理论及古生态分区规律 ,在前人工作的基 础上 ,通过野外代表剖面及井下岩心的古生物鉴定及岩石 、岩相分析 ,确定了祁连海侵漫到华 北海域的演变过程及范围 ,揭示了各期岩相古地理面貌 。 一 、区域地质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现今区域构造较为单一 ,其基本特点是 :盆地周边构造活跃 ,断层发育 ; 内部 ( ) 稳定 ,地层平缓 ;整体东高西低 , 向西平缓倾斜 图 1 。但古构造不同于现今构造 ,在早古生代 时 , 由于南北受加里东地槽控制 ,东西被残存的拗拉谷夹持 , 中部发育一醒 目的正向构造单元 , [5 ,6 ] ( [7 ] ) 研究 ,该隆起是由于裂谷扩张引起的均衡作用 , 即中央古隆起 。据不同学者 张军 ,1994 导致裂谷肩处发生翘升而形成的。相应在其东侧因均衡调节而伴生一边侧坳陷 ,即陕北坳陷。 收稿 日期 :2001 年 6 月 7 日 改回日期 :2001 年 8 月 12 日 26 古地理学报             2001 年 两者相互协调 ,长期并存 ,不仅控制了华北海和祁连海 在本区的海域范围和演变关系 ,而且也决定了奥陶纪 岩相古地理格局 。 奥陶纪早 、中期 , 由于受中央古隆起的影响 ,盆地 中东部 、西部和南部形成了 3 个不同的沉积分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