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代表论.docx

发布:2017-06-15约1.63万字共2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代表论在当代政治生活中,“代表”一词用得非常广泛,譬如说国旗代表国家,发言人代表政府,政党代表阶级,议员代表选民等。这些用法有很大的区别,但它们的确切含义和理论意义在日常生活乃至社会科学中不是很清晰。本文试图从政治学的角度对代表的含义、来源、方式、对象和功能等方面做一探讨。 关键词:代表,政治代表,代表制 一、代表的含义 在区别不同的代表含义之前,我们应该理解到它们都有共同的特性。只要一提到“代表”,我们就会知道它是表示两种事物之间的中介关系,人们可以通过一种事物(代表者)感觉到另一种事物(被代表者)的存在。(1)但除此之外,人们似乎不能从单纯的“代表”概念中得到更多的东西。在日常生活(包括政治生活与非政治生活)中,“代表”通常在以下两种意义上被使用着。(2) 1、再现意义上的代表,一事物表现或体现另一事物的部分或全部特性; 2、代行意义上的代表,一个(些)人按照另一个(些)人的利益或意见行事。 “再现”意义上的代表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符号型代表,它是将某种事物用符号化的方式再现出来;一种是样本型代表,它是用总体中的一部分去再现总体的全貌。 广义地说,一切符号都至少代表了某种事物,因为它们都有自己的指示物,譬如说,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会代表点什么东西。狭义地说,一些事物被符号化了,即变成了代表另一种事物的符号,譬如说,雷锋代表了一种精神,就是将雷锋变成了一类人的符号,国家元首代表了国家,也就是将国家元首变成了代表国家的符号。 样本型代表是统计学上的术语,是用来描述数量较大的事物全体的一种方式。譬如说,我们要了解全国十多亿人口的就业观念,不可能对每个进行采访,而是从中抽取一部分人做为样本来进行调查,然后用这个样本结果去推导总体结果。这种代表概念关心的是样本的构成是否与总体的构成一致或近似。这种代表通常导致误解,它并没有告诉我们代表者的功能、意图和行为,但我们常常误认为如此。譬如说,一个班的同学来自全国各个省份,具有很好的代表性,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同学会代表这些省份的观点和利益。同样,一个代表机构的代表来自各个省份、各个社群,也不必然意味着这些代表会替自己的省份或社群说话。因此,样本性代表应该就样本所具有的属性去理解,不能强加它所不具有的属性。 “代行”意义上的代表也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利益型代表,指代表者根据被代表者的利益行事;一种是意见型代表,指代表者根据被代表者的意见行事。 在利益型代表概念中,代表者的能动性较大,因为在怎么做才符合被代表者利益的问题上,代表者一般拥有独立的判断。这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利益清晰可辨的情况,另一种是利益模糊难辨的情况。在前一种情况下,代表者和被代表者都非常清楚所代表的利益是什么,而且清楚代表者怎么做会有利于这种利益的实现,这样,代表者尽管可以做出独立的判断,但自由判断的空间就会很小,行动选择的范围的也很窄,自我约束的力量就相对较大。在后一种情况下,代表者和被代表者都不太清楚所代表的利益是什么,当然也就不清楚怎么做会有利于被代表者的利益,这样,代表者自由判断的空间就会很大,行动选择的范围就会很宽,自我约束的力量就相对较小。在现实的政治生活中,后一种情况出现的概率较高,所以给那些借代表之名,行利己之实的政客们留下了相当大的余地。 在意见型代表概念中,代表者的能动性较小,因为在怎么做才符合被代表者利益的问题上,代表者得根据被代表者的意见去做。然而,意见也有清晰和模糊的问题。如果被代表者是一个人或几个人,譬如说公司董事会,其意见通常是较清晰的,或者说较容易找到一种方法让他们的意见变得清晰起来。如果被代表者数量很大,要得到清晰的意见就很困难了。倘若被代表者的意见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代表者还是比较容易得到清晰的意见。但现实中的人们常常意见不一,众口难调,代表者应该依据什么样的意见行事呢?这里面就有了一个意见综合的过程,如果这个过程是高度规则化的,代表者的能动性依然很小,如果规则化程度不高,代表者的能动性就会相应地高起来。规则化程度不高意见综合过程依赖代表者主动地去综合被代表者的意见,现实中,代表者的主动性常常是不可靠的,违背被代表者意见的是屡见不鲜的。 这四种代表含义在政治生活中都是经常使用的。我们说“五星红旗代表中国”指的是符号型的代表;我们说“全国人大在构成上要代表各个民族、各个地区以及各个界别”指的是样本型的代表;我们说“执政党要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指的是利益型的代表;我们说“人大代表要表达选民的意见”指的是意见型的代表。就政治重要性来说,后两种代表无疑更具有关键性的意义,也是政治学中的代表概念所一般使用的含义。 二、代表的来源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