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探究.doc

发布:2017-04-06约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摘要】传统的教为主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要适时而变,教师要成为课堂的策划者与组织者,本文结合实际教学经验,通过研究互动式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总结出具体的策略技巧,并提出互动式课堂教学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互动式 课堂教学 模式   颠覆教学传统,改变陈旧理念。教书与育人,育人要为先。传统的教为主的灌输性教学理念需要适时而变,教师要成为课堂的策划者与组织者,让学生成为主导,主动思考、讨论、分析、总结后得真知。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快乐学习,主动参与,互动体验,实践真知。把传道、授业、解惑看作是师生之间的情感交往与沟通,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教与学相互统一的交互影响和交互活动过程。真正实现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而产生教学共振、达到教学效果。   一、互动式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   (一)教师启动   在讲授新课程前,由于学生对新知识点并未准确掌握,为了扫清学生的知识障碍,教师应借助相关案例引入、角色扮演、互动游戏等方式对基本知识点进行准确讲述,为学习新课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为学生的理解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布置任务   根据“阶梯式”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自学的方法和要求,教师结合班级学生特点及课程要求合理布置自学任务与讨论问题,让学生在自学中去感悟新课,让其自己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为互动讨论做好准备。   (三)小组讨论   每个学习小组应男女比例合理且学习程度各异,每隔一段时间,小组可重新组合,充分实现班级内学生的广泛交互。每个学习小组针对教师提出的讨论问题,由组长组织进行小组内讨论,组员发表个人观点,小组长把成员在交流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汇总,让大家一起思考、讨论。最后各小组长把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归纳起来,在组际交流时解决。在整个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巡视、观察与旁听,对于同学提出的疑难问题不要轻易给出标准答案,而是设法引导,让其自主解决难题。   (四)组际交流   每个小组把本组的疑难问题提出,组际间进行激烈的讨论。教师要体现良好的课堂掌控力,把握主体方向,适当协调与引导。可结合各组提出的问题,汇总分类,采取辩论赛的方式,正反两方进行激烈讨论,最终角逐出获胜方,形成统一观点。   (五)总结与评价   师生对所学内容共同进行归纳与总结,每组分别总结互动过程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教师通过对知识的归纳总结,带着学生再次回顾主要知识点与课程内容,进行知识理解与强化,并提出具体的实践应用。课程结束后布置下节课的预习任务。   二、具体策略   (一)言语交流策略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如既往地充当着“演讲者”的角色,学生均成为的沉默的羔羊,只能被动的吸收知识信息。教师应积极转变传统的课堂角色,使自己成为组织者、策划者,引导学生作为课堂中的主体积极地参与到互动中来,师生、生生之间平等互动,自由发表各自的观点和看法。只有这种自由开放的师生互动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创新性,才能体现新课堂的精神。这种言语交流不仅应在教师和学生之间,还应在教师和学生群体、学生个体之间展开。   (二)教师期望策略   要充分相信学生可以成为课堂的主导,不时地迸发出新颖、前卫、时尚、有效的观点,完全可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互动教学中来。不相信学生的教师本身对自己就不够自信。在互动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及时给予发表观点的同学以眼神鼓励与语言肯定,减少批评与制止,要时刻对学生保持乐观的态度,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对其表示肯定。在学校生活中,教师对于学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对学生的评价和态度是学生认识自我的一面镜子,为其自我评价和自我体验提供了基本线索和依据。   (三)暂缓评价策略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我们的教学目标是预定的、明确的,注重学习结果。在教学开始之前,预先设定好目标,然后通过学科和教材的目标设计要求,“克隆”到学生身上,最后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考核结果对学生予以评价。这样的评价方式直接地造成了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言堂”的局面。近年来,在西方较为流行的“头脑风暴法”对我国的课堂实践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即在教学中通过暂缓作出判断和评价,鼓励学生对同一问题提供许多种解答方案。这一教学方法可以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民主化与开放化,颠覆“霸权主义”传统教学模式,应禁止批评,鼓励畅所欲言;吸纳各种想法,多多益善。   三、互动式课堂教学的应用价值   (一)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塑造健全完整的人格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生命个体,都有自己的思维方式、情感意志和人格特性,每个学生都可以有缺点,但不能没有特点。教育的目的最终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能够成功就业,主宰自己的命运,所以教育应该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提高教学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