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煤无粘结剂成型.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褐 {煤 {无 {粘 l结 {剂 {成 {型
云南省煤炭化工厂 尹公善
型煤在一些国家出现
,
不仅为解决冶金和化工原料的需要
,
亦因褐煤资 源 十 分 浩
聚
。
据不完全统计
,
至今发现的褐煤的世界储量达3 6 2 5。亿吨
,
其 中 有2 1 0 0 0亿 吨属可
采
。
当前世界的褐煤开采量达每年10 亿吨
, 1 9 8 5年予计可达 12 亿吨
。
褐煤生产中
,
以东
德居第一位
,
1 9 7 9年生产了 6 0 0 0多万吨褐煤型煤
。
我国褐煤储量相当丰富
,
据估计
,
储量可达1 3 0 0多亿吨
。
分布较广
,
在云南
、
广西
、
吉林
、
山西
、
内蒙和辽宁等省区都赋含着第兰纪褐煤
。
褐煤 由于变质程度浅
,
含水份高 (一般为40 一65 % )
,
热值低 (一般为1 5 0 0一 3 5 0 0
卡 /克 )
,
松碎和不易储存
,
故不适于直接加工
。
褐煤成型的 目的就是把小块 的
、
块 度
不均匀的
、
易碎的
、
不能成焦的
“劣质煤
”
变为大块的
、
块度均匀的
、
高强度的高品位
的燃料或工业用原料
,
乃是一个化无用为有用的
、
有大用的工艺过程
,
许多国家一直都
在积极进行研究和发展
。
所以
,
许多的煤化学工业的学者都认为
:
今后煤化学工业将向
着成型焦工业和煤的液化工业组成的联合企业形式发展
。
褐煤型煤作为化工原料和燃料
,
如果不追溯古代人们的
“
煤砖
” ,
而以 1 9 52 年东德
发展起来的一段法炼焦作起点的话
,
它也 已有近五十年的历史
。
已大规模生产型煤的计
有
:
东德
、
西德
、
波兰和印度
,
接近工业化的有美国和 日本
,
在苏联
、
比利时
、
澳大利
亚
、
南斯拉夫和加拿大等国也有不同规模的试生产厂
。
以褐煤型煤为基础而进行综合经
营多种产品的联合企业
,
首推东德的
“
黑水泵
”
联合企业和印度的
“奈维 利 ” 联 合 企
业
。
前者建成历时15 年
,
占地 7 平方公里
,
每年消耗 3 7 0 0多万吨褐煤
,
生产1 1 0 0多万吨
型煤
,
供给炼焦和气化
。
后者每年开采褐煤六百多万吨
,
生产30 0多万吨型煤
,
用于炼焦
和气化
。
褐煤成型工艺计有
:
添加粘结剂成型法和无粘结剂成型法等两种
。
添加粘结剂成型工艺中
,
作为粘结剂的有
:
煤焦油的高沸点馏份或沥青
、
腐植酸钠
水溶液
、
亚硫酸钠纸浆经石灰中和后的浓缩物和烟煤
。
且大部份 都 是 先 将 褐 煤 予 处
理
—
破碎和干馏成半焦后
,
再添加粘结剂
,
在不太高的压强下成型
。
无粘结剂成型
,
乃是将褐煤破碎
、
干燥后
,
不添加粘结剂便直接在高压下成型
。
故
该工艺简便
,
型煤成本降低
,
投资较少
。
1 9 5 2年在东德的劳合哈马厂出现后
,
便引起了
世界上普遍的关注
,
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
尤其是为储有年轻褐煤的 国 家 所 采
用
。
研究者 曾提出过一些假说
,
希望能从理论上来解释褐煤直接成型时的各种现象
,
人
为地提高型煤的强度和物化性能
。
先后提出假说的有
:
沥青质说
、
腐殖酸说
、
毛细管现
象说
、
胶体说和氢键说等
。
但这些假说还不能圆满地解释成型时的各种现象
。
无粘结剂成型之所以受到人们的重视
,
这是 由它突出的优点所决定的
。
其优点是
:
( 1 )型煤的外形和重量均匀
;
( 2 )根据不同的加工方法
,
型媒外形和大小可以调整和选用
,
(3) 生产过程可以实现连续花
,
工艺简便
;
( 4 )基建投资较之其它要低
,
操作费用也较少
。
褐煤无粘结剂成型工艺
,
作为褐煤加工和利用的芋段之一
,
对于我国能源结构
、
化
学和炼焦工业的发展
,
有着颇重要的意义
。
一
、
试验原料和方法
试验用煤系取 自云南省煤炭化工厂制取褐煤蜡后的残余煤
。
该厂的原煤和残煤的平
均特性如表 l 所示
。
表 1 原 煤 和 残 煤 煤 质 分 析
~
一
. . . 侧 . . . . . . . . . 曰 ”
一
一
. , , . 曰. . . . 曰. . . . . . . 口口. . . 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
-
一一-
一
工业分析 (% )
!
元素分析 (% ) 低温干馏 (% )
煤 种 {
-
-
一
- - - - -一 -
-
一
-
一
‘
一一一一一
} A “
1
V T Q
’
! C
T { H T
灰熔点
半焦 } 焦油
全水份
(% )
原 煤
?
1 8 一
?
6 1 一
{
5 1 7 9
.
6 5
·
1
、
6
一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