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青海祁连草大坂菱镁矿地质特征及成因.docx

发布:2023-10-17约2.72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青海祁连草大坂菱镁矿地质特征及成因 草坂区位于甘肃省祁连县。该区域地质结构复杂,岩浆活动强烈。铁、锰、铅、重晶石、煤炭、石膏和石灰岩等矿床丰富。草大坂菱镁矿床的发现, 开拓了本区非金属矿产的地质找矿前景。笔者对菱镁矿的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及成矿条件进行初步分析和探讨, 有助于提高本区区域变质作用与含镁碳酸盐岩有关的菱镁矿床研究程度, 有利于指导本地区菱镁矿床的找矿工作。以剖析矿区的地质特征为主线, 初步探讨菱镁矿成矿时空演化规律及成矿机制、成矿模式和找矿标志。 1 北祁连蛇绿混杂岩带-1-3 矿区大地构造位置属秦祁昆造山系 (Ⅳ) 北祁连弧盆系 (Ⅳ-1) 北祁连蛇绿混杂岩带 (Ⅳ-1-3) , 成矿单元属北祁连铜等多金属硫铁矿-石棉成矿带 (Pt2;Pt3-Pz1) 。地层分区, 北祁连山分区 (引自青海省潜力评价Ⅳ、Ⅴ级矿带划分表) 。 2 性-中酸性火山岩 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早古生代中寒武世黑刺沟组 (∈2h) 斜长绿泥片岩、绿泥钠长石英片岩、钠长绿泥片岩、钠长绿泥石英片岩、变安山玄武岩、变英安岩、变玄武岩、绢云钠长石英片岩等。为基性-中基性-中酸性火山岩建造。 赋存的草大坂超基性岩体 (群) 顺层侵入于黑刺沟组中, 呈不规则条带状分布, 由4个岩体组成, Ⅰ号岩体长650米, 宽50米;Ⅱ号岩体长750米, 宽200米;Ⅲ号岩体长5400米, 宽100~180米。最宽460米;Ⅳ号岩体长1600米, 宽150米。其中Ⅲ号岩体规模、矿化程度均居诸岩 (群) 之首, 由全蛇纹石化纯橄岩、斜辉辉橄岩、蛇纹岩、滑石菱镁岩等组成。草大坂滑石菱镁矿则产于该岩体中段中部的全蛇纹石化斜辉辉橄岩中。 矿区构造简单, 岩体与地层 (火山岩系) 为同型褶皱, 总体为倾向北东的单斜构造。含矿岩体群主要受黑河断裂带控制。 3 号矿体的布局 矿体主要赋存于全蛇纹石化斜辉辉橄岩及绿泥滑石片岩中, 次有蛇纹岩, 全蛇纹石化辉石岩及石英碳酸盐岩 (蚀变岩) 。呈似层状、透镜状、脉状产出。产状与岩体基本一致, 严格受岩体控制。 矿体主要产于Ⅲ号岩体中, 含矿岩体呈NW-SE向, 走向延长5400米, 最大宽度460米, 最窄60米, 一般100~180米。 矿区共圈出7个矿体, 以Ⅰ号矿体规模最大, 长大于370米, 出露宽度大于90米, 厚46米, Ⅰ号矿体呈似层状, 矿体产状25°-69°∠57°-68°;Ⅱ号矿体长108米, 宽54米, Ⅲ号矿体长112米, 宽56米, Ⅱ-Ⅲ号矿体为脉状, 矿体产状50°-78°∠53°、50°-78°∠65°;Ⅳ号矿体长76米, 宽38米, Ⅳ号矿体为透镜状, 矿体产状26°∠75°;Ⅴ号矿体长94米, 宽47米, Ⅵ号矿体长66米, 宽47米, Ⅴ-Ⅵ号矿体为脉状, 矿体产状40°∠62°-78°∠54°Ⅶ号矿体长250米, 宽大于82米, Ⅶ号矿体为似层状, 矿体产状25°-69°∠57°-68°。 4 矿床矿物成分 矿石类型:矿石自然类型属滑石菱镁矿型。 矿石矿物成分:矿石以滑石、菱镁矿为主, 次为绿泥石、白云石、方解石、磁铁矿、赤铁矿、铬尖晶石、石英、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阳起石, 偶见金红石、白铅矿、锆石、自然金。 矿石结构:纤维鳞片变晶结构、他形-自形粒状结构;矿石构造:条带状构造、片粒状构造。 矿床共生组合:滑石、菱镁矿。 矿床有益组分:该区在30千克人工重砂, 选矿试验时见到十二粒自然金, 呈粒状、长粒状, 树枝状, 最大粒度为0.27mm, 分布在滑石、菱镁矿中。后来选择0线剖面中141个副样补做了金分析, 结果在ZK004孔中 (孔深63.95~66.05米) , 含Au6克/吨。 围岩蚀变:蛇纹石化、滑石菱镁矿化、碳酸岩化。 5 成矿时空发展与成矿机理 5.1 成矿时代及构造环境 北祁连成矿作用在时间演化上具有多期性, 从元古代到新生代均有矿床形成。加里东成矿期是最主要的成矿期, 形成铁、锰、铬、铜、铅、锌、金、铌、钽、石棉、滑石、玉石等矿产。其次是华力西-印支成矿期, 除形成一部分有色金属矿产外, 这一时期是金矿的重要富集期。石炭纪、晚三叠世和中侏罗世是北祁连三个较重要的成煤期。而北祁连蛇绿混杂岩带主要受中祁连北缘岩石圈断裂带控制, 草大坂超基性岩体群属北祁连蛇绿混杂岩带中带东延部分, 其构造环境是:古元古代-中寒武世为大陆裂谷阶段, 形成了双峰式火山沉积岩系, 并伴随有超基性岩体侵入, 岩体侵入时代为加时里东早期, 主成矿作用为岩浆期热液变质作用, 故成矿时代应属加里东期;矿体空间分布上与草大坂超基性岩体群紧密相伴。 5.2 岩石学和矿物学特征 矿体主要赋存于全蛇纹石化斜辉辉橄岩中部, 呈似层状、透镜状、脉状产出。产状与岩体基本一致, 严格受岩体控制。 矿体与围岩呈交代接触迅变过渡,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