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九年级物理运动及力基础达标.doc

发布:2017-05-14约3.24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十二章 运动和力基础达标(A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分数 ? ? ? ? ?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2分)   1.给下列测量记录补上单位:   一根火柴的长度约为40________;南京长江二桥全长21.97_________;一位初二的学生脉搏跳动10次的时间约为0.2 _________。   2.使用刻度尺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_________。一张纸的厚度约70微米=_________米。某同学测得物理课本的长度为26.12厘米,则他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   3.1998年,清华大学范守善小组成功地制备出直径为3-50 nm,长度达μm量级的氧化稼半导体一维纳米棒,使我国在国际上首次把氧化稼制备成一维纳米晶体。50 nm= mm =_________m。   4.最简单的机械运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起重机将一箱货物在5秒内从地面提升到15米高处。在这过程中货物作_________运动,这时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米/秒,合_________千米/小时。   6.空气的流动形成风,可驱动风力发电机产生电能,这说明运动的物体具有_______。我们称之为_________能。   7.火车站并排停放着两列火车,车上的乘客都说自己的车对地面是静止的,过段时间,甲车上的人说甲车对地面是静止的,乙车上的人却看到甲车在向后运动了,乙车上的人是选_________为参照物的。   8.一汽车在九江至南昌高速公路上行驶,汽车的速度表指针在数字100附近左右摆动,表的下部有“km/h”字样。以这样的速度,车在遇到“距南昌120km”的路牌到遇到路牌“距南昌40km”之间需要_________分种。   9.汽车在长100千米的公路上行驶,前50千米的速度为20米/秒,后50千米的速度为10米/秒,汽车在这100千米公路上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米/秒。 10.“刻舟求剑”是人人皆知的典故,如图1所示。郑人之所以没有通过“刻舟”而求得剑,是由于他不懂得_______________的物理知识所致。 图1   11.汽车以25 m/s的速度匀速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方有紧急情况,经过0.5s(从发现情况到开始制动刹车,司机的反应时间)开始制动刹车,又经过4.5s滑行60m车停止.则从发现情况到完全停止的这段时间内,汽车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m/s。   12.“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的诗句中先后选择的参照物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3.一只粉笔的长度最接近( )   A.1米   B.1分米   C.1厘米   D.1毫米   14.使用拉伸了的软塑料尺测物体的长度,测量的结果将( )   A.比真实值偏大   B.比真实值偏小   C.不受影响   D.和真实值完全一样   15.下列长度的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9.6nm=9.6×10-3μm=9.6×10-3μm   B.9.6cm=9.6cm×10mm=96mm   C.9.6cm=9.6cm×10=96mm   D.9.6cm=9.6÷100dm=0.096m   16.测量地图上一段铁路线的长度,应该选用的一组器材是( )   A.刻度尺   B.刻度尺和三角板   C.细线和刻度尺   D.量角器和刻度尺   17.汽车在平直高速路上行驶,1分钟通过1200米路程汽车速度是( )   A.1200米/秒   B.72米/秒   C.60米/秒   D.20米/秒   18.短跑运动员5秒跑了50米,羚羊奔跑速度是20米/秒,汽车的行驶速度是54千米/时,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 )   A.汽车,羚羊,运动员   B.羚羊,汽车,运动员   C.运动员,汽车,羚羊   D.运动员,羚羊,汽车   19.甲乙汽车同时从相距10千米的两地出发,相向匀速直线运动,甲速为54千米/时,乙速为10米/秒,它们相遇时( )   A.两车通过路程相等   B.甲车比乙多走2千米   C.甲比乙车少走1千米   D.甲走7千米,乙走3千米   20.敦煌曲子词中有词一首,“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以船为参照物的一句是( )   A.满眼风光多闪烁   B.看山恰似走来迎   C.仔细看山山不动   D.是船行   21.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可知( )   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B.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C.速度不随时间或路程而变化   D.速度决定于通过的路程和时间   22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