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性单句.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词性专题复习学案
编制:万邦德 审核: 万邦德 审批:陈安乐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做好初高中语法知识的衔接。2、基本掌握实词与虚词,为单句、词类活用的学习奠定基础。3、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结合。
【学习目标】:1、重点掌握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2、注意在语境中判断词性。3、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结合。4、增强语言的规范性,实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进而更好走进传统文化。
课前预习案
第一步:自主学习,基本分清实词与虚词。
第二步:勾画疑难点,合作交流,力争解决。
【滴水穿石?夯实基础】
一、分类
1、实词:表示实在意义,能够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一般能够独立成句。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2、虚词: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它们的基本用途是表示语法关系。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
二、实词
(一)名词
1、含义:表示人或者事物、时间、处所、方位等名称的词
2、种类:
A、表示人的。如:教师、学生、工人、父亲、白求恩;
B、表示具体事物的。如:房子、汽车、电话、计算机;
C、表示抽象事物的。如:精神、物质、友谊、法律;(抽象名词)
D、表示时间的。如:过去、现在、春节、元旦、早晨、晚上;(时间名词)
E、表示处所的。如:北京、四川、中国、美国、亚洲;(处所名词)
F、表示方位的。如:上、下、左、右、前、后、东、南、西、北、以上、之下;(方位词)
3、名词的语法特征:
A.经常作主语和宾语,如:牛吃草;
B.也可作定语,直接修饰另一名词,如:柳树梢头
C.名词可以受数量短语修饰,如:一条河、一头牛、三位同学
D.一般不受副词修饰,不能说“很同学”、“不房屋”
E.不能重叠,亲属称谓以及其他少数词,如“妈妈、哥哥”等,这是构词的语素重叠,不算构形的形态变化。
F.有些名词能够加“们”表示群体。不加“们”的名词可是个体,也可是群体。
*方位名词可以单用,但大多数情况下,它要用在名词的后边,表示事物所在的位置。
(二)动词
1、含义: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
2、种类:
A.表示动作行为的。如:说、笑、写、看、走、休息、学习(动作动词)
B表示发展变化的。如:增加、减少、提高、降低、发生、出现(表示存在、变化、消失)
C.表示心理活动的。如:爱、恨、喜欢、讨厌、想念、忘记、佩服、重视(心理活动动词)
D.表示可能、意愿的。如:能、会、要、敢、得、可、可以、应、应该、愿意(能愿动词同)
E.表示趋向的。如:上、下、去、来、进、出、到、过、过去、上来、回去、起来(趋向动词)
F.表示判断的,只有一个:是 (也叫判断词)
3、动词的语法特征:
A.动词能作谓语或谓语中心,多数能带宾语,如“他爱祖国”
B.动词能够前加副词“不”,除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和一些能愿动词能够前加程度副词外、多数不能加程度副词。
C动词多数可以后带“着、了、过”等表示动态。
D.动词可以重叠使用。一般表示时间短暂或试一试的意思,如“看看、走走,研究研究”等。
能愿动词常常放在一般动词的前面,趋向动词可单用,一般多用在其他动词的后边。
(三)形容词
1、含义:表示人或者事物的形状、性质、状态、颜色等的词。
2、种类:
A.表示形状的。如:大、小、高、矮、长、宽、笔直、弯曲
B.表示性质的。如:好、坏、美、丑、高明、美丽、诚实
C.表示状态的。如:快、慢、软、硬、兴奋、激动、悠闲
D.表示颜色的。如:黑、白、橙、红、苍白、碧绿、绿油油
3、形容词的语法特征:
1)形容词能作谓语或谓语中心语和定语,多数能够直接修饰名词。如:“太阳红、红太阳”
2)形容词不能带宾语
3)形容词的前边一般可以加“很、最、非常、十分、极、多么”等表示程度的词。如“很大、最明白、多么慌”等
4)形容词也可以重叠,有加重语义的作用,可以把事物的性质、状态描绘得生动一些。
重叠形式:
A.单音节:基本式是AA或AA的、AA儿。如:早早、长长的、慢慢儿
B.双音节:基本式是AABB或AABB(的)、AABB(儿)如:清清楚楚、高高兴兴(的)、痛痛快快(儿)
少数双音节贬义形容词AB式:如:马里马虎、小里小气、糊里糊涂
(四)数词
1、含义:表示数目的词。
2、种类
1)确数.如:一、二、千、万
2)概数。如:几、些、多、约
3)序数。如:第一、老二、初五
3、数词的语法特征
1)数词通常要跟量词组合成数量短语,才作句子成分。
2)数量短语常常作定语或补语,状语。如:一片浮云,看了一眼
3)一些数词有固定的用法。数量增加要用倍数或百分数,可以说“增加了”或“增加到”,前者不包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