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检验技术、教学服务模块 2.病理标本的取材、教学课件 病理标本的取材.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病理标本的取材;取材的基本原则;取材的基本原则;取材需包括:
- 主要病变:最具代表性、最深处
- 次要病变
- 交界处组织
- 正常组织
- ;取材需包括:
- - 切缘:肿瘤(尤其是恶性肿瘤)、先天性巨结肠、肠坏死。若肿瘤临近切缘(<0.5cm)或累及切缘,需要垂直切缘取材,同时须将切缘用墨汁或组织色标标记
- 淋巴结:肿瘤标本淋巴清扫全部找出,肉眼无转移全送,肉眼有转移选送一块;数量:视标本大小和类型判断。一般情况下≤2cm病变,全部送检;>2cm,至少1块/cm
大小:1.5cmx1.5cm为宜,不能大于2cmx2cm
厚度:一般0.3-0.4cm,病变小时可0.2cm,不能超过0.4cm;小活检样本:
严格核对、不能出错
开包前肉眼检查有无标本、可否取材
若能取材,开包后,只能用镊子轻轻将标本取出,严禁倾倒容器将组织倒出
布包:小活检标本(直径0.3cm)
点伊红:颜色浅的活检小样本
少修:病变小或薄,在材块盒中放入“少修”小纸条;组织块如带有缝线、金属夹及其他异物应予剔除,有利制片。
骨组织、骨化和钙化物等刀切不动的组织在选材后必须脱钙处理;若骨组织中混有软组织,需将软组织与骨组织分盒送检。
;标本取材完成后,必须将用具及板面用流水冲洗干净,避免污染。
取完的空容器及切剩标本连同标签放入原袋内保留二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