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大学生毕业后的去向选择问卷调查报告.doc

发布:2017-01-09约7.11千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大学生毕业后的去向选择问卷调查报告 调查背景 对于每一个在校大学生来说,他们在毕业时面临着多种选择:就业、留学、读研或自己创业等等,每个人都必须做出自己的抉择。如果我们大学生在刚进大学是就能未雨绸缪、有针对性地做好知识与能力的准备,就能使自己在毕业时的激烈竞争中占据主动,使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赢在起跑线上。 调查目的 对每个大学生来说,及早规划自己的将来,对决定自己的将来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和测定,确定奋斗目标,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处于不败之地。针对这一社会现象,我们展开了关于大学生毕业去向问题的调查。 调查对象 本校各级大学生 调查时间 2015年4月28日-5月10日 数据分析 总体分析: 由调查结果得到,在总共50份的有效问卷中,选择考研的有占22%;选择就业的占56%;选择自主创业的10%,选择考公务员的占10%。具体到各个年级,可以发现各年级的考研和就业占的比重都相当大。其中大二各方向相差最悬殊,以考研和就业为主。大一和大三各方向相差相对小一些。由此可以看出,年级的不同、学习和社会经验积累的不同,对待未来的态度和意愿也有不小的差别。进而有针对各个毕业后走向的不同特点和原因进一步分析的必要。 考研方向调查结果分析: 在本次调查中,考研占总体的比例为22%,就此可以看出考研的学生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比较大,考研已经成为大学生毕业去向意愿的主要方向。其中大一的选择考研的比例为33.33%,二年级约20%,三年级约0%,四年级约0%,总体上看,考研的比例随着年级的升高呈递减趋势。经过整理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果: 选择考研的原因是: 一些学生认为可以丰富知识,学无止境;一些学生认为专业不过硬,考研寻出路;一些学生想要实现个人理想;一些学生是由于父母亲朋的要求;一些学生认为工作竞争压力大,需要考;少部分学生是受到周围考研热的影响。 什么时候准备考研比较合适: 有18.75%的学生已经准备了一年以上的时间,有12.5%的学生准备了约有半年的时间,有31.25%的学生没有准备,但有复习计划,还有37.5%的学生没有复习计划。从以上数据分析说明,大多数的学生还没有开始准备考研,主要因为他们年纪还比较低,他们认为从大三上学期准备比较好,此时专业已经明晰,开始全面的掌握专业的知识,对专业的了解加深,对考研逐渐明朗,准备起来针对性较强。 考研的困扰: 一些同学在准备考研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扰,比如学校考研师资力量不够,不能得到充足的考研讯息;有的同学在准备考研的同时已经有实习工作,导致两者难以抉择;有的同学学习基础一般,担心自身能力不足;有的同学担心没有足够的时间准备;还有少数同学考研意向不明确。 3、就业方向调查结果分析 在所有被调查者中,选择毕业后直接工作的比例有56%,其中,大三的学生占14.29%,大二的学生占64.29%,大一的学生占17.86%。从中可以看出,大二同学的工作意愿明显高于大一、大三。我们认为大一的比例比大三的还高的原因,是刚入大学的新生觉得大学毕业后的工作前景会很好,而大三的同学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有所了解。 接下来,我们按所调查的问题逐个进行分析: 对于第一份工作的起薪,同学多数选择3000-4000,有些人选择2000-3000左右,也有人选择4000元以上,极少数选择1000-2000。不过,总的来说,起薪要求在3000-4000元的学生占绝大多数。从中可以看出,多数同学能较客观地定位自己,但整体上还是稍有偏高,然而,今后同学们能越来越好地适应社会,根据社会来定位自己,在社会中发展自己、提高自己。对于那些觉得要4000以上的学生而言,他们的希望固然是美好的,斗志与野心也是值得嘉奖的,可严峻的就业形势还是要认清和正确对待的。 同学们对“就业的城市”的选择,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多的是“家庭所在地”,其次选择“沿海发达省份城市”的同学也较多。就此,我们分析得出:沿海发达省份城市确实魅力不凡,为其他城市所不敌,但是多数同学可能除了考虑个人喜好外,更多考虑了人事关系、工作生活环境和竞争强度等因素而选择回到家庭所在地就业。 自主创业方向调查结果分析 在本次调查中,自主创业占总体的比例为10%,就此可以看出自主创业的学生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比较小。经过整理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果: 选择自主创业的原因是:有些同学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有些同学不愿深造才选择创业,而有些同学是受到了成功创业者的影响,如马云。 考公务员方向调查结果分析 在本次调查中,考公务员占总体的比例为10%,就此可以看出考公务员的学生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比较小。经过整理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果: (1)选择进入行政事业单位的主要原因是:工作环境好、待遇地位高、家庭影响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