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93指考解析.doc.doc

发布:2017-06-15约1.79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93指考解析 一、單選題  1. (A)夫然克-赫茲實驗證實汞原子穩定態的存在。 (B)湯木生荷質比實驗只能求得電子的荷質比,但無法求得電子的電量。 (D)拉塞福散射實驗證實原子核的存在。 (E)密立坎光電效應實驗證實愛因斯坦的光量子論。 2. (A)至(E)的5個物理量性質不同,其中速度、動能和位能是瞬時量,而位移和功是需要有時間間隔才能計算的量,因此這5個物理量的比較基礎不同,有點不適合在一個問題下同時出現。底下兩個表格,將這5個物理量分開比較(假設t=0秒時重力位能為零): 以上3個物理量只有速度的變化量均維持不變,為0.1g。 這2個物理量的變化量稍微有一點爭議,就是石子在掉落之前(t=0)到第一個時間間隔(t=0~0.1)之間。石子掉落之前沒有位移,重力也沒有做功,在第一個時間間隔內的位移和功分別是(0.01與mg((0.01,如果將這2個量也當成是變化量,那麼將與後面的變化量(分別是(0.02與mg((0.02)不同;但若不將這2個量當成變化量(因為位移和功本來就沒有瞬時量,所以t=0秒時位移和功不列入考慮),那麼後面的變化量就都維持不變了。 3. 因為安培計需與待測電阻串聯,而伏特計需與待測電阻並聯,所以答案選(B)。 4. 當t = 0.9秒時,兩個波分別前進9公尺,因此兩波的位置如下圖左,而合成波形則如下圖右。 5. ( 6. (A)是在x軸方向之分量,此分量有正有負,所以平均值為零。 (B)分子速率v=((,此分子速率均為正值,因此。 (C)任何一個分子速率的平方皆寫為,因為分子數目極大,所以、及的平均值皆相同,。 (D)(E) 方均根速率。 7. 採用CGS制,力的單位為克重(gw),浮力B=玻璃杯重W+重直向下施力F(30(10)(1=180+F,∴F=120(gw)。 8. 帶電粒子在坐標軸上留下軌跡,因為軌跡是圓的一部分,可以在坐標軸上得出該圓的半徑;由磁力作為向心力 F=qvB=m,可得帶電粒子在磁場中的圓形軌跡其半徑為R==,因為R可求得,q、B為已知,所以動量p即可確定。 9. 氫原子能階 10. ( 二、多重選擇題  1. (A)電鍋:電流的熱效應。 (B)電磁爐:電磁感應(渦電流)。 (C)變壓器:電磁感應。 (D)安培計:電流的磁效應。 (E)交流發電機:電磁感應。 2. (A)。 (B)。 (C)。 (D)。 (E)。 3. (   4. ( 5. 波速 (A)。 (B)。 (C) (E)這個選項的敘述不是很明確,因為弦線上點作相同頻率的簡諧振動,其振動動能是時間的函數,一直在變化當中。題目的意思可能是指弦線振動的力學能,那麼E=Ek (max) ((平衡點速率)2==4(2R2f12 ( f12 應該正比於f1的平方。 6. ( 7. (A)純矽晶中,自由電子和電洞都是電流載子。 (B)純矽晶中若摻入ⅢA族元素的雜質,成為p型半導體;若摻入ⅤA族元素的雜質,則成為n型半導體。磷為 ⅤA族元素,因此成為n型半導體。 (D)電洞和自由電子流動方向為異向,但兩者所形成的電流是同向。 (E)pn二極體的接觸面(稱為pn接面)會產生空乏區,空乏區內n型的施體原本電中性變為正電,p型的受體原本電中性變為帶負電,這些正負離子會在空乏區內建立電場(方向自n型區向p型區)。順偏時,空乏區寬度減小,內建電場減小;逆偏時,空乏區寬度增大,內建電場增大。 8. (A)單擺做小幅度擺動的週期,所以週期不同。 (B)彈簧作簡諧振動的週期與g無關,所以週期相同。 (C)同一個物體完全沒入水中所受的浮力B = Vρg,浮力與重力加速度有關,所以所受的浮力也不同。 (D)與(C)相同。 (E)氫原子的游離能(=k只與電子、原子核間的靜電子有關),與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無關。 三、綜合題  1. (1)木塊所受摩擦力 (亦可利用功能定理(K=(W推導)。 (2)(亦可利用衝量與動量定理=(推導)。 (3)由水平方向動量守恆,物體m落下後合體速率變為 2. (1)磁通量, 。 (2)瞬時感應電動勢。 (3)?感應電流. ?因磁通量在遞減,由冷次定律可知,迴路的電流方向為順時針,細桿上電流方向B→A。 (4)?磁力 ?由右手掌定則可知,細桿受磁力(產生加速度)的方向是向右。 6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