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四号线降水工程施工方案(黄庄—中关村站区间).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36
1. 编制依据
(1)北京地铁四号线工程黄庄-中关村区间施工设计图。
(2)适用于本工程的标准、规范、规程:
《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96)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2. 工程概况
2.1工程设计概况
北京地铁四号线南起丰台区马家楼,北至海淀区龙背村,线路穿越丰台、宣武、西城、海淀四个行政区,是北京市轨道交通线网中的骨干线路,是南北交通大动脉。
地铁四号线正线全长28.165km,共设23座地下车站,1座地面车站,全线共有23个区间段。黄庄站-中关村站区间里程为K20+600.463~K21+283.198,全长682.735m,包括区间隧道结构;以及施工竖井及施工横通道兼作区间联络通道一座,位于K20+752.930;区间人防段和迂回风道6条等附属工程。
我公司承担的黄庄站-中关村站区间降水工程,由北京市地质工程勘察院进行设计,我公司进行降水井施工。根据结构设计文件、场地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以及场地施工环境,黄庄站~中关村站区间段采用管井渗井和辐射井降水方法。该区间的降水设计技术参数见下表:
地铁四号线黄庄站~中关村站区间段降水设计参数表
位 置井类型井径
(mm)管 径
(mm)井 管
类 型井深
(m)井间距
(m)滤料
(mm)井数整个区间段辐
射
井竖井35003400/200加 筋
水泥管≤245水平井11450/3钢 管9-50≥60
1-2层管井(渗井)600400/50无 砂
水泥管284-53-7231注: ①管径为:外径/壁厚;
②辐射井竖井深度以隧道结构底以下2.0m控制。水平井位置根据地层情况而定,设在含水层底板处,在结构顶以上2.0m左右,如地层条件不能满足,水平井长度到隧道外轮廓止;
③辐射井竖井内安装3-5m3潜水泵排水。必要时可在水平井连接3B-33型离心泵强制抽水;
④管井井深以井底标高23.00m控制。通过井壁管将上层滞???引渗到卵石圆砾⑦层内,必要时可在井内安装3m3/h抽水;
⑤由于地铁线路位于市区,其设计、施工受周边环境的制约,设计方案经常需进行调整,以避免降水井影响结构施工。因此,施工前必须将降水井平面布置图与结构施工单位所获得的最新正式施工图进行对照,当有出入时及时通知降水设计单位以便进行调整。
降水井布置详见图BJ4-243-SS-01-JS-002,管井结构详见图BJ4-209-SS-01-JS-003,辐射井结构详见图BJ-24301-JS-004和BJ-243-01-JS-005。
2.2 工程水文及地质概况
2.2.1工程地质概况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本区间勘察控制性钻孔最大深度为42m,根据钻探揭露的地层资料,按照沉积年代、成因类型及岩性,勘察深度范围内自上而下可分为人工堆积层、第四纪沉积层二大类,本区间第四系沉积以晚更新世冲洪积层为主,按地层岩性及其物理力学性质进一步分为9个大层,各土层的岩性特征及编号如下:
人工填土层(Qml):
粉土素填土 = 1 \* GB3 ①层:褐色~褐黄色,湿,松散~稍密,含少量砖渣、灰渣、水泥块、树根等,局部为粉质粘土填土;
杂填土 = 1 \* GB3 ①1层:杂色,松散~稍密,稍湿~湿,含砖块、石块,局部为生活垃圾。
该层总厚为0.2~4.20m,层底标高为46.23~50.82m。
第四纪全新世冲洪积层(Q4al+pl):
粉土 = 3 \* GB3 ③层:黄褐色,中密~密实,湿~很湿,
粉质粘土 = 3 \* GB3 ③1层:黄褐色,软塑~可塑,
粘土 = 3 \* GB3 ③2层:褐黄色,软塑为主,
粉细砂 = 3 \* GB3 ③3层:黄褐色,中密~密实,湿,
该层厚为2.40~7.10m,层底标高为41.70~45.72m。
粉质粘土 = 4 \* GB3 ④层:黄褐色,可塑,局部硬塑,
粘土 = 4 \* GB3 ④1层:褐黄色~灰色,可塑为主,局部软塑,
粉土 = 4 \* GB3 ④2层:褐黄色~灰色,密实,很湿,
本层厚度为2.50~7.80m,层底标高为36.89~41.32m。
第四纪晚更新世冲洪积层(Q3al+pl):
卵石圆砾 = 5 \* GB3 ⑤层:杂色,密实,湿~饱和,重型动力触探N(63.5)=39~100,剪切波速Vs=401m/s,属低压缩性土,最大粒径120mm,一般粒径20~40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