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学第二章基本组织.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上皮细胞的侧面 (1)紧密连接 (2)中间连接 (3)缝隙连接 3.上皮细胞的基底面 (二)骨密质和骨松质的结构特点 骨板:骨的细胞间质成层排列,形成骨板。 骨小梁:由平行排列的骨板构成。 1、骨密质:骨密质的骨板分三种类型 ①环骨板(分内外层) ②骨单位(哈弗斯系统) ③间骨板 2、骨松质:分布于骨的内部, 骨松质由骨小梁连接而成 二、骨骼肌 骨骼肌主要由骨骼肌纤维构成,主要分布于躯干、头部和四肢,它收缩迅速而有力,一般受意识支配,是随意肌。 (一)骨骼肌纤维的一般结构 骨骼肌纤维呈细长的圆柱状,数量较多。在肌原纤维内有色浅的明带和色深的暗带,并交替排列,在同一肌纤维中,所有的肌原纤维的明带和暗带,都相互对齐位于同一平面上,因而肌纤维呈现出明暗相间的横纹. 肌原纤维暗带的中部友谊较明显的窄带叫H带;H带的中央有一薄膜,称M膜或M线。在明带的中央有一薄膜,称Z膜或Z线。相邻两个Z膜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称为肌节。所以,肌原纤维是由肌节连接而成的。 三、心肌 心肌主要由心肌纤维构成,分布于心壁等处,心肌能发生节律性收缩,但不受意识支配,是不随意肌。 三、问答题 1、血细胞的种类及正常值? 2、血浆成分? 血浆中约90%是水,其余是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酶、激素、糖、脂类、维生素、无机盐及代谢产物等。 3、血红蛋白的正常值? 男性120-160 4、网织红细胞的生理意义? 5、血液的色、构成、成人血液量、占体重多少? 6、突触的传导过程? 7、透明软骨、弹性软骨、纤维软骨的分布? 8、结缔组织的分类? 9、腺的分类? 10、被覆上皮的分类? * 1、红细胞 成熟的红细胞呈双面微凹的圆盘状。细胞质内含有大量淡红色的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及二氧化碳的功能。 血红蛋白的正常含量:男性为120~160g/L(12~16g /100ml) 女性为110~150g/L(11~15g /100ml) 贫血:红细胞的数量及血红蛋白的含量,可随生理及病理的因素而改变,一般认为红细胞少于3.0×1012/L(300万/mm),血红蛋白低于100g/L(10g /100ml)为贫血。 网织红细胞的意义: 反映了血液中衰老的红细胞被新生红细胞代替的比率,也是骨髓生成红细胞能力的一种指标。网织红细胞离开骨髓后24小时,即完全成熟。 2、白细胞 ⑴有粒白细胞 ①中性粒细胞 ②嗜酸性粒细胞 ③嗜碱性粒细胞 ⑵无粒白细胞 ①淋巴细胞 ②单核细胞 3、血小板:在凝血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中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单核细胞 第三节 肌 组 织 肌组织根据结构和功能,分为平滑肌、骨骼肌和心肌三种。 三种肌组织光镜模式图 一、平滑肌 平滑肌主要由平滑肌纤维构成,分布于内脏及血管等处,它收缩缓慢而持久,不受意识支配,是不随意肌。 (二)骨骼肌纤维的超微结构 肌节:相邻两个Z膜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 肌节是肌原纤维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由粗肌丝和细肌丝构成。 粗肌丝位于暗带,它的中点固定于肌节中央的M膜。粗肌丝的两端有伸向周围的小突起,称横桥。细肌丝位于Z膜的两侧,其一端固定于Z膜,另一端伸入暗带内的粗肌丝之间,直达H带的边缘。肌收缩时,细肌丝朝向M膜的方向滑动,这时明带变窄,肌节缩短。 闰盘心肌纤维的互相连节处,有一条染色较深的带状结构,称闰盘。电镜观察,闰盘处有中间连接和缝隙连接。所以,闰盘不仅连接相邻的心肌纤维,还可允许离子及小分子物质通过,使许多相连的心肌纤维在功能上成为一个整体。 思考: 1.如何区别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 2.何谓肌节?光镜下骨骼肌的明带、暗带在电镜下 各是什么结构组成?肌肉收缩和舒张时各有什么变化? 3.? 简述闰盘的结构特点及其功能意义。 第四节神经组织 神经元: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及神经胶质细胞构成。神经细胞又称神经元,能感受刺激,传导冲动。 一、神经元 神经元分两部分: 1、胞体 ①尼氏体 ②神经原纤维 2、突起 ①树突 ②轴突 (二)神经元的分类 神经元根据突起的多少可分三类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