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单侧电源输电线路相间短路的电流电压保护.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既要与相邻线路配合,也要与相邻元件配合。 (5)单相式原理接线 3.1.4 电流保护接线 为了能反映各种类型的相间短路故障,应合理选择保护的接线方式。 电流保护接线是指电流继电器线圈与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之间的连接方式。 三种 基本 接线 方式 三相三继电器完全星形接线 两相两继电器不完全星形接线 两相三继电器不完全星形接线 * CH3 输电线路电流电压保护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 Page: * *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电气工程系 主讲:杨捷 本章重点: 1.掌握三段式电流保护的基本原理,整定计算及原理接线图; 2.掌握电流保护的接线方式及各自的特点; 3.掌握方向电流保护的原理,理解功率方向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4.掌握功率方向继电器的接线,影响其正确动作的因素及采取的措施; 5.掌握其整定计算的特点; 6.掌握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单相接地的特点及绝缘监察装置的原理及接线; 7.掌握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接地短路的特点,掌握零序电流保护、方向电流保护的原理及整定计算。 第3章 输电线路电流电压保护 3.1 单侧电源输电线路相间短路的电流保护 利用电流突然增大使保护动作而构成的保护装置,称为电流保护。 3.1.1 瞬时电流速断保护 瞬时电流速断保护,它是反映电流升高,不带时限动作的一种保护,也称Ⅰ段保护。 图形符号 > 动作电流: 保护动作电流按保护区末端短路条件整定: 最大 短路 电流 确定 (1)系统运行方式; (2)短路点位置; (3)短路类型; (4)电网联接方式。 相间短路电流计算: 三相短路: 两相短路: 灵敏度 保护的灵敏度按保 护区长度来衡量。 要 求 最小保护区不应小于被保护线路全 长的 。最大保护区不应 小于被保护线路全长的 。 最大保护区确定: 最小保护区确定: (3)线路变压器组电流速断保护 动作电流 配合系数 灵敏度按被保护线路末端短路有足够灵敏度。 要求要大于等于1.2~1.5。 2、原理接线 3.1.2 限时电流速断保护 要求:应能保护线路全长。 被保护线路末端短路有灵敏度,必然保护区要延伸到相邻线路、或相邻元件的一部分。 为满足选择性要求,保护动作带有一定的时限。 图形符号 > 保护动作电流为: 动作时间: 保护动作时间: 灵敏度: 要求:大于等于1.3~1.5。 当灵敏度不满足要求时,可与相邻线路的限时电流速断保护配合。 原理接线 小 结 (1)瞬时电流速断保护只能保护线路的一部分,动作的选择性依靠动作值来保证。对于线路变压器组,可使全线处于速动保护范围之内。 (2)瞬时电流速断保护的灵敏度以保护区的长度来确定。 (3)限时电流速断保护作为线路的主保护,要求应能保护被保护线路全长。为了缩短保护的动作时间,动作值与相邻线路、元件速断保护配合。 小 结 (4)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的选择性是依靠动作值、动作时间来保证。 (5)当灵敏度不满足要求时,可与相邻线路限时电流速断保护配合。 3.1.3 定时限过电流保护 作用:一般作为主保护的后备保护。 要求:应能保护被保护线路的全长, 也能保护相邻线路全长及相邻元件的 全部。 即应能起到近后备与远后备保护的作用。 (1)工作原理 一般短路电流大于保护装置1、2、3的动作电流,保护1、2、3将起动。 按选择性要求,断开QF3后,保护1、2应立即返回。 为满足选择性的要求,必须依靠各保护装置具有不同的动作时限来保证。 即保护动作时间应满足: 从上式可见,保护装置动作时间是从用户到电源逐级增加,越靠近电源,保护动作时间越长。 特点:形状象一个阶梯,故称为 梯形时限特性。 由于保护动作时限是固定的,与短路电流大小无关,称定时限过电流保护。 (2)整定计算 1)在被保护线路流过最大负荷电流时,保护装置不应动作 2)相邻线路短路故障切除后,保护应可靠返回 根据可靠返回条件,过电流保护动作值为 (3)灵敏度校验 要求:作为近后备保护时,灵敏度要达到1.3~1.5;远后备保护要达到1.2。 最小 短路 电流 确定 1)系统运行方式; 2)短路点位置; 3)短路类型; 4)电网联接方式。 短路电流最小的运行方式。 保护区末端。 两相短路。 考虑开环运行,还是闭环运行方式。 (4)保护动作时间 为了保证选择性,过电流保护的动作时间按阶梯原则整定,即从用户到电源的各保护的动作时间逐级增加一个时限级差。 其表达式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