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重症多脏器功能障碍的急救处理.pptx
急诊科重症多脏器功能障碍的急救处理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是急诊科常见的危重症。它涉及多个器官系统同时或序贯性功能障碍。及时有效的急救处理对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我们将探讨其病因、诊断和综合治疗策略。作者:
目录1概述与病理生理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定义、流行病学、病因和病理生理机制。2临床评估常见受累器官系统、临床表现和诊断标准。3急救处理基本原则、器官系统支持、监测和并发症管理。4特殊情况与展望特殊人群处理、预后评估和未来研究方向。
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定义基本定义两个或两个以上器官系统同时或序贯性功能障碍。危重患者常见并发症。发生时间通常发生在严重应激因素作用24小时后。初始打击后的继发性损伤。相关综合征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常见并发症。二者关系密切。
MODS的流行病学40%ICU发生率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中约40%会发生不同程度MODS。60%三器官受累三个以上器官功能障碍时的病死率高达60%。80%最高病死率五个以上器官功能障碍时病死率可高达80%。器官受累数量与预后呈负相关。每增加一个衰竭器官,病死率升高15-20%。
MODS的病因感染因素细菌、病毒、真菌感染导致的脓毒症是最常见病因。创伤因素严重创伤、大手术后系统性炎症反应可触发MODS。休克各类休克导致组织灌注不足,引发缺血再灌注损伤。其他因素急性胰腺炎、严重烧伤也是常见诱因。
MODS的病理生理机制全身炎症反应失控细胞因子风暴导致过度炎症反应1微循环功能障碍微血栓形成影响组织灌注2细胞代谢紊乱线粒体功能障碍导致能量供应不足3细胞凋亡增加器官功能单位丢失4这些机制互相影响,形成恶性循环。炎症介质和氧自由基产生损伤组织。微循环障碍加剧器官缺血。
常见受累器官系统呼吸系统是最早受累的器官系统。循环系统与凝血系统障碍常同时出现。器官间相互作用形成恶性循环。
临床表现概述1初期表现全身炎症反应症状:发热、心率增快、呼吸急促、白细胞计数异常。2进展期各器官系统功能障碍表现陆续出现。病情发展迅速。3晚期多器官功能衰竭,生命体征不稳定,代谢紊乱严重。临床表现多样,取决于原发病和受累器官。随着病情进展,症状和体征加重。
呼吸系统功能障碍早期征象呼吸频率增快、轻度低氧血症、呼吸功增加。急性肺损伤氧合指数下降,肺部渗出物增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严重低氧血症、广泛肺浸润、呼吸衰竭。呼吸系统通常是MODS最早受累的器官。需要密切监测氧合和通气功能。
循环系统功能障碍临床表现低血压心率增快外周循环差乳酸升高病理生理心肌抑制因子血管舒张毛细血管漏出微循环障碍分类分布性休克心源性休克心肌抑制混合型休克
肾脏功能障碍1急性肾损伤风险期轻度肾功能指标异常2急性肾损伤肌酐显著升高,尿量减少3急性肾衰竭少尿或无尿,高钾血症,酸中毒肾脏是MODS常受累的器官。肾功能障碍加重机体代谢紊乱。需要及时监测肾功能指标和尿量。
肝脏功能障碍黄疸血清胆红素升高,皮肤和巩膜黄染。胆红素代谢障碍的典型表现。肝酶升高ALT、AST等肝酶显著升高。反映肝细胞损伤。凝血功能异常凝血酶原时间延长,INR升高。肝脏合成功能下降的表现。
胃肠道功能障碍肠道运动障碍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腹胀,肠麻痹。应激性溃疡胃肠道出血,黑便,呕血。肠道屏障功能失调细菌易位,内毒素血症,炎症加重。胃肠道既是MODS的受害者,也是推动者。肠道屏障功能破坏可加重全身炎症反应。
凝血功能障碍1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凝血与纤溶系统严重失衡2血小板减少消耗及骨髓抑制所致3凝血因子异常合成减少及消耗增加凝血功能障碍贯穿MODS全过程。微血管血栓形成与出血倾向并存。需密切监测凝血指标变化。早期可表现为高凝状态,后期多为低凝状态。临床表现为多部位出血,如消化道出血、皮肤瘀斑等。
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1轻度障碍烦躁不安,定向力障碍,注意力不集中。多见于MODS早期。2中度障碍谵妄,幻觉,思维紊乱。常伴有代谢紊乱。3重度障碍昏迷,脑水肿,颅内压升高。预示预后不良。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反映MODS的严重程度。需要定期评估意识状态和神经系统功能。
MODS的诊断标准评分系统主要评估内容临床意义SOFA评分六个器官系统功能评估器官功能障碍程度Marshall评分六个器官系统功能强调心肺功能MODS评分六个器官系统功能强调病情进展APACHEII生理指标及基础疾病评估疾病严重程度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器官功能障碍应排除原有慢性疾病。
初始评估要点初始评估应快速全面。包括生命体征监测、体格检查、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快速识别高危患者,评估各器官系统功能状态。早期识别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急救处理总原则ABC优先气道、呼吸、循环优先处理1病因治疗积极处理诱发因素2器官支持维持重要器官功能3并发症预防防治继发性损伤4急救处理应遵循同时评估、同时处理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