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脓性脑膜炎健康教育.doc
化脓性脑膜炎健康教育
一、概述
化脓性脑膜炎是由各种化脓性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的脑膜炎症,是儿童、尤其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
二、治疗原则
1、抗生素治疗:选用对病原菌敏感、易透过血脑屏障、毒性低的抗生素,早期、联合、足量、足疗程静脉给药,力求用药24小时内杀灭脑脊液中的致病菌。
2、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肾上腺皮质激素抑制多种炎性因子的产生,降低血管通透性,减轻脑水肿及颅内高压症状。
3、对症及支持治疗:高热酌情应用退热药物;颅内压增高给予20%甘露醇降颅压;惊厥发作时可使用地西泮、苯巴比妥等镇静止惊药。保证能量摄入,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4、并发症治疗
(1)硬脑膜下积液:积液量多、且出现颅内压增高表现时,采取硬膜下穿刺放出积液。
(2)脑室管膜炎:采取侧脑室穿刺引流。
(3)脑积水:可行正中孔粘连松解、导水管扩张及脑脊液分流手术进行治疗。
三、疾病指导
1、维持正常体温。
(1)保持病室安静,空气新鲜,定时开窗通风,高热患儿需卧床休息,监测体温,采取适当降温措施。及时更换汗湿的衣裤,注意保暖,鼓励患儿多饮水,必要时静脉补液。
(2)遵医嘱给予退热和抗生素等药物治疗。
2、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1)生命体征的观察: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观察患儿的意识状态、面色、神志、瞳孔、囟门等变化。
(2)并发症的观察:若婴儿经48~72小时治疗发热不退或退后复升,病情不见好转或病情反复,应考虑并发硬脑膜下积液的可能。若高热不退,反复惊厥发作,前囟饱满,颅缝裂开,频繁呕吐,出现“落日眼”现象提示出现脑积水。
3、防止外伤、意外。
(1)保持环境和患儿安静,护理操作轻柔,集中进行,修剪指甲,专人守护。对呕吐频繁患儿应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呕吐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惊厥发作时给予口腔保护以免舌咬伤,拉好床档,防止受伤及坠床。
(2)协助患儿洗漱、大小便及个人卫生等生活护理。
4、保证充足的营养: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清淡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对神志清醒者,鼓励多饮水;对频繁呕吐者,少量多餐,必要时给予鼻饲或静脉补液;对意识障碍者,给予静脉高营养或鼻饲,静脉补液。
四、出院指导
1、加强卫生宣教,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2、预防上呼吸道、消化道等感染性疾病,预防皮肤外伤和脐部感染。
3、对恢复期和有神经系统后遗症的患儿,与家属一起根据患儿具体情况制订功能训练计划,促进机体康复。
4、出院后定期到门诊复查。
参考文献:《儿科护理学》第6版
拟定:儿科审核:护理部修订日期:2020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