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及需求问卷调查.doc

发布:2018-04-12约8.69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素质教育新形势下的德育现状与思考 ——中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及需求问卷调查总结报告 山东省临邑师范学校 张善岭 《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试行)》明确提出,“将德育工作作为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 这充分体现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优先原则。在新的形势下,要想有针对性地加强德育工作,必须全面地了解学生德育现状。为此,笔者自行设计了《中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及需求调查问卷》,并在当地一所初中学校组织了问卷调查,获得了第一手资料,这为全面了解当前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现状,全面掌握广大学生的道德需求,更加扎实、有效的开展德育工作,无疑具有极大的指导、借鉴意义。 一、对当前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基本评价 1、具备基本的爱国主义情感及认知能力。 有89%的学生“作为一个中国人,感到很自豪”,有 99% 的同学“能完整地唱下《国歌》”,有80% 的同学 “当国歌响起、国旗升起时,会有激动和自豪的感觉”, 有78% 的同学“当个人利益与集体的需要不一致时愿意改变个人愿望,服从集体的需要”, 有 83% 在同学在“中国的主权或领土受到侵犯时”会“主动报名参军,保卫祖国”,有59% 的同学对“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联”这一观点“能理解并认同”。 2、具备基本的社会公德意识。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了某个歹徒的作案过程,当公安部门向其了解情况时”,95% 的同学能“积极配合”;“在拥挤的公共汽车上”,有75%的同学“曾主动地给身边的老、幼、病、残让过座”;假如“在没有人发现的情况下拾到了一些很贵重的财物”,有62% 的同学会“毫不犹豫地交给老师”;“在某公共场所,看到小偷正在偷东西”,有70%的同学选择“立即向警察报告”,另有20%的同学会“勇敢地上去制止”,这既反映了学生基本的公德意识,也说明学生具备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 3、具备基本的行为习惯及相应的行为判断能力。 “外出旅游时”,有87%的同学自称“从来没有在旅游场所、文物古迹上乱写乱刻过”;“过马路时,如果没有警察在场”,有84%的同学“不会跨越隔离栏或闯红灯”; 有 99%的同学在“ 遇到长辈或老师时会主动问好”;现实生活中,有63%的同学经常用“谢谢、请、对不起”之类的文明用语;还有81% 的同学表示,在“观看演出或比赛时,会做一个不吵、不闹、不起哄的文明观众”。 4、具备基本的理想观、是非观和价值观。 “对于自己以后的前途”, 55%的同学“有考虑,并一直为之而努力”;85% 的同学认为, 在当前社会中“一个人要想成功”,更多的是要靠“个人奋斗”;对于“随地乱吐乱扔的行为”, 95% 的同学表示“很讨厌”;有62%的同学“常为一些自己做过的事情感到惭愧”。这表明,当代中学生具备基本的理想观、价值观和是非观。 以上这些数据,一方面表明当代学生的行为习惯基本良好,同时也更表明同学们具备基本的行为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 二、当前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部分学生受到的外界环境不良影响,应该引起重视。 有5%的同学表示,他们“对于带有暴力色彩的影视、书刊很喜欢看”,还有33% 的同学“偶尔会看”;同时,有3%的同学“经常去网吧”,还有 34% 的同学“曾去过网吧”。这些外界不良环境,是影响当前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因素。而且,对于进入初中的学生来说,这种比例还有渐长之势,应当引起学校和家庭的重视。同时,“在中学阶段”,有69%的同学认为“成人重要”,只有31%的同学认为“成人重要”,这种认识的产生,显然与社会、家庭的某些不当导向有一定的关系。 2、学生中“以大欺小”的现象较为普遍。 调查显示,有 27% 的同学坦承自己曾“欺负过比自己小或比自己弱的同学”,也有50% 的同学承认自己“曾被大同学欺负过”,而在“如果你被一个高大的同学无缘无故地揍了一顿, 你会怎样做?”的问题上,21%学生会“想办法自己解决,找几个人去报复”。这是潜存于学生之中、值得我们注意的一个问题。 3、学生的学习动力明显缺乏。 有16% 的同学“在学习上没有明确的目标”,有48% 的同学“没有制定学习计划的习惯”,有18% 的同学“对学习没有有兴趣”,有68% 的同学感到“学习压力很大”。“在学习中遇到难题”时,34% 的同学“自己稍微思考后就请教别人 ”,24%的 学生“考试时,如果老师监场不严,会作弊”。现实中,上面的数据可能还要更高一些,这是当前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因所在,也是很多学生整天浑浑噩噩、无所事事甚至惹事生非的原因所在。 4、学生心理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值得重视。 尽管学生们不愿承认,但他们的内心的确存在很多心理问题,甚至是心理障碍。 “觉得自己的自信心较强”的同学仅有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