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温室环境特点及调控技术.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日光温室环境特点及调控技术
摘要通过对日光温室中光照、气温、地温、地气温的关系、土壤水分、空气湿度、有害气体及温室土壤等环境因素特点的分析, 提出了有利于日光温室作物生长的环境调控技术。关键词日光温室环境特点调控技术
1 光照
光照是日光温室的热量来源, 也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日光温室光照条件的特点之一是光量不足, 室内光照一般为自然界的70%左右。在薄膜遭污染和老化的情况下, 光照只有外界的50%左右。日光温室是在一年之中光照最差的季节进行生产, 加上太阳光透过薄膜后的损失,更加剧了光照不足。日光温室里光照条件的第二个特点是分布不均, 具有前强后弱、上强下弱的变化规律。在目前大面积人工补光尚不可能的情况下, 增加日光温室的光照只能靠增大前?光屋面的角度、选用截面小的拱架材料、减少和取消立柱、张挂反光幕、应用具有增光效果和透光率衰减速度慢的复合薄膜、及时清洁棚膜和适时揭盖草苫等方面来解决。
2 气温
2.1 特点设计合理、保温措施得力的日光温室, 正常情况下室内的最低温度在10 ℃以上, 其室内1 月份的平均温度应达到可以随时定植喜温果菜的温度水平, 在外界气温- 20 ℃左右的情况下, 室内外温差可达30 ℃左右。在冬季遭遇数十天连阴雪天的情况下, 室内的最低气温一般不低于8 ℃, 或出现略低于8 ℃的气温, 但连续时间不超过3d。日光温室的温度是随着太阳的升降和有无而变化的:晴天上午适时揭苫后, 温度有个短暂的下降过程, 然后便急剧上升, 一般每小时可升高6~7 ℃; 甘肃在14 时左右达到最高, 以后随着太阳的西下温度降低, 到17~18 时温度下降比较快。盖苫后, 室温有个暂时的回升过程, 然后一直处于缓慢的下降状态, 直至次日的黎明达到最低。日光温室的极端最低温度一般出现在冬季数个或数十个连阴天之后。在评定温室的性能指标中, 极端最低气温更能显示出温室的实用价值。
2.2 调控方法温室的气温调控主要分增温和降温两个方面。要增加温室的温度, 关键是温室的设计和建造、建筑材料的选用和保温设备的应用管理。从使用过程来看, 应适时揭盖草苫, 保持膜面清洁; 增加内外覆盖保温措施, 及时修补破损的膜口; 尽量减少人员频繁地出入等。从降温或维持一定温度水平的措施来看, 主要的手段是放风。在进入日光温室春季生产的后期, 温室可以彻夜放风的情况下, 夜间浇水也是降低地温和气温的一种方法。
3 地温
3.1 特点土壤是能量转换器, 也是温室热量的主要贮藏地方。白天阳光照射地面, 土壤把光能转换为热能, 一方面以长波辐射的形式散向温室空间, 一方面以传导的方式把地面的热量传向土壤的深层。晚间, 当没有外来热量补给时, 土壤贮热是日光温室的主要热量来源。土壤温度垂直变化表现为晴天的白天上高下低, 夜间或阴天为下高上低, 这一温度的梯度差表明了在不同时间和条件下热量的流向。温室的地温升降主要是在0~20cm 的土层里。水平方向上的地温变化在温室的进口处和温室的前部梯度最大。地温不足是日光温室冬季生产普遍存在的问题, 提高1 ℃地温相当于增加2 ℃气温的效果。
3.2 提高地温的方法实际上有很多保护和提高地温的方法, 如秋末温室宜早建早扣, 尽量保持历经一个夏季土壤当中蓄积下来的热量; 在温室的前底部设置隔热板( 沟) 减少横向传导损失; 在土壤当中大量地增施有机肥料; 尽量浇用深机井或经过在温室内预热的水, 不在阴天或夜间浇水;地面覆盖地膜或内外覆盖保温设施。
4 地、气温的关系
日光温室中的空气主要是靠地中热量来提温的, 有足够的地中热量通过温室效应就可以保持较高的空气温度。地、气温的协调是日光温室优于加温温室的一个显著特点。土壤的热容量明显比空气大。晴天的白天, 在温室不放风或放风量不大的情况下, 气温始终比地温高。夜间, 一般都是地温高于气温。早晨揭苫前是温室一日之中地温和气温最低的时间。日光温室最低地、气温的差距因天气情况而有差别: 在连续晴天的情况下, 最低地温始终比气温高5~6 ℃;连阴天时, 随着连阴天的持续, 地、气温的差距越来越小, 直到最后只有2~3 ℃或更小。连阴天气温虽然没有达到可能使植株受害的程度, 但地温却降到了使根系无法忍受以至受到伤害的程度。
5 土壤水分
温室生产期间的土壤水分主要依赖于人工灌溉。因而,土壤的淋溶很少, 土壤的积盐比较严重。土壤蒸发出来的水分受到棚膜的限制, 较少逸散到大气中, 所以生产相同的产量时, 比露地用水量要少。水汽在棚膜上凝结后, 水滴会受棚膜弯曲度的限制而经常滴落到相对固定的地方, 因而就造成温室土壤水分的相对不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