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能计量 项目3 电能计量装置技术要求 03第三章 测量用互感器.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四、组合式互感器的构成 1. 组合式光学电流/电压互感器的构成 OMU 绝缘支柱 光学电压互感器 和光学电流互感器 光电变换及信号 处理电路 四、组合式互感器的构成 2. 混合型光电互感器的构成 罗戈夫斯基线圈型互感器 电容分压互感器 绝缘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无铁磁饱和问题、可靠性高、灵敏度高、测量范围大、具有一定的发展前景 优点 五、光学互感器在变电站的运行模式 六、光电互感器的应用前景 国外:已在123kV、170kV、345 kV 、420 kV 和525 kV系统中进行了 大范围的工业试验,具有一定的运行经验 有关光电互感器的国际标准已颁布实施 国内:在10kV、110kV、220 kV 和500 kV等电力系统中进行了试验, 有关光电互感器的几个关键问题都已解决 七、其他类型的互感器 空芯线圈互感器 分压互感器 感应式低功率变流器 线性度好,不会饱和,无磁滞现象;稳定性高,暂态性好。 * * * 一、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的特点 110kV及以上高压系统 TVC 测电压、功率 载波通信 误差调整方便、灵活 绝缘可靠性高,耦合电容器耐雷电冲击能力强 运行中不需要定期检修,维护工作量小 绝缘易监测,成本低 误差稳定性较差,易受温度、电网频率的影响 二、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的原理 (1)电容分压器C1、C2 串联电容分压 C1—主电容;C2—分压电容 主电容、分压电容串联接于高压相线与地之间 分压比 二、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的原理 (2)补偿电抗器L 补偿电抗器用于补偿分压电容容抗、减小综合电抗,提高准确度。 补偿电抗器可接在电容分压器和中间变压器之间,也可布置在中间变压器的接地端。 在对补偿电容器的参数进行选择时,应使其工作点接近串联谐振点,并适当过补偿。 一般情况下,补偿后剩余电抗应低于±5%的电容分压器容抗。 二、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的原理 (3)中间变压器TV 中间变压器将中间电压UC2变换为标准的二次电压。 二次绕组通常有两个或3个,其中1个或两个为二次相电压绕组,1个为剩余电压绕组,电压分别为100/3V 和100V。 二、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的原理 (4)铁磁谐振与暂态响应 中间变压器将中间电压UC2变换为标准的二次电压。 二次绕组通常有两个或3个,其中1个或两个为二次相电压绕组,1个为剩余电压绕组,电压分别为100/3V 和100V。 二、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的原理 (5)电容分压式电压互感器原理接线图 C1—主电容;C2—分压电容;CK—补偿电容; L—补偿电抗器; rd—阻尼电阻; TV—电压互感器; P1—发电间隙 100V或57.7V电压 测量 仪表 继电 保护 分 压 中间 TV 二、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的原理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与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的不同点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三、影响电容式电压互感器误差的因素 影响因素 分压电容: 额定中间电压: 电网频率: 电容量增大,则容抗减小,误差也相应减小 互感器的准确度等级越高,其影响相对较大 提高中间电压,误差减小 ;分压比正比于中间电压 环境温度: 温度变化量为负值,附加误差为负值。反之,为正值 四、减小电容式电压互感器误差的措施 采取措施 增大励磁阻抗: 降低工作磁通密度 : 减小TV导线截面、匝数 : 适当提高分压电压,一般为10~30kV 磁通密度降低,励磁阻抗增大 尽量谐振: 应尽量使补偿电抗器、中间变压器与电容器谐振 此外,增大负载阻抗,减小负荷电流,也可达到减小负载误差的目的 第三节 电流互感器 一、电流互感器的结构及原理 1、电流互感器(TA)的结构 TA 铁芯 一、二次绕组 接线端子 绝缘支撑物 电流互感器符号图 辅助绕组、铁芯 一、电流互感器的结构及原理 2.电流互感器的原理 变压器 电磁感应原理 ∴理想情况下 工作原理 电流互感器 额定变比 100A/5A 150A/5A 200A/5A 不约分表示 电磁式电压互感器 电流互感器 二、电流互感器的铭牌参数 1. 电流互感器的型号含义 ∴理想情况下 在电流互感器的铭牌上,应标有电压等级、一次和二次电流、准确度等级、额定容量(或额定负载)、安装方式、绝缘方式、极性标志等。 二、电流互感器的铭牌参数 1. 电流互感器的型号含义 例如 二、电流互感器的铭牌参数 2. 电流互感器的主要参数 ∴理想情况下 额定电压 额定变比 额定二次负载 准确度等级 电流互感器的额定电压是指一次绕组长期能承受的最大 工频有效值电压,通常用线电压表示 额定一次、二次电流之比,也等于一、二次绕组匝数反比 额定二次电流通过二次额定负荷阻抗时所消耗的视在功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