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现代公共政策的主要研究范畴 .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章 现代公共政策的主要研究范畴
第一节公共政策的类别
现代国家的政府面临和必须处理的是大量的、复杂的、尖锐的公共问题。这些问题在范围和性质上几乎无所不包,其中涉及多层次、多角度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科技、道德、伦理、历史、未来、自然等复杂的、发展变化的关系。与此相联系,政府的公共政策亦是十分广泛的。按照不同的标准,公共政策可以作不同的分类。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时时受到公共政策的约束与指导,也受 到公共政策的保护。现实社会的每一个领域都有相应的政策存在,尤其是在当代,作为政府对有关个人与机构行动的有效干涉手段,公共政策更是难以计数。像任何事物一样,这众多的公共政策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多种分类。
根据所指示的方向、所要实现的目标的综合程度,公共政策可分为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教科书的分类】。例如,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项基本政策,而在全国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则是一项具体教育政策。根据所规定措施的详细程度,公共政策可分为计划性政策与纲领性政策。前一种政策明确规定了较具体的行动方向与步骤,执行者必须严格依照规定实施;后一种政策则只规定了总的方向与目标,执行者可根据具体情况斟酌施行,灵活余地较大。根据政策声明的方式,公共政策又可分为成文政策和不成文政策。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最常见的政策分类是根据政策涉及的领域划分的,依据这一分类法,有多少领域就有多少种政策,如国防政策、经济政策、能源政策、卫生政策、人口政策、科技政策、工业政策、农业政策。对外政策、教育政策等等。在政策研究中,也可根据与具体的政策问题联系最密切的学科将公共政策划分为五类;(1)着重于政治学的公共政策,如外交政策、国防政策、竞选政策等;〔2)着重于经济学的公共政策,如经济法规、税收政策、农业政策等;(3)着重于社会学、心理学的公共政策,如福利政策、教育政策、人口政策等;(4)着重于城市、区域规划学的公共政策,如土地政策、交通政策、环境政策等;(5)着重于自然科学或工程技术的公共政策,如卫生政策、能源政策以及科技政策等。一般说来,按照公共政策的发生和发展的逻辑顺序以及重要性来说,公共政策大体上可以被分为三类,即元政策、基本政策和方面政策。
元政策
元政策这一概念是相对于作为有关机构团体和个人的行动准则或指南的一般公共政策而言的,它是指用以指导和规范政府政策一套理念和方法的总称。(教科书p22)即关于如何制定政策的政策。元政策决定着哪些组织和个人按照怎样的程序、依据什么原则、采用什么方法来制定政策,它牵涉到整个政策制定系统。长期以来,由于受已被广泛接受的行为科学研究方法以及价值观等因素的影响,元政策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也就是说,政策制定者只是在传统的或习惯了的元政策框架内制定公共政策,很少考虑制定其他新的无政策,即使制定新的元政策,通常也主要是确定采用新的决策方法,而很少涉及决策制度,包括决策程序、决策原则、决策组织与个人等方面的改革,这显然是远远不够的。政府只有通过较优的无政策来改进整个政策制定系统,才能适应急剧变化的形势,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各项具体政策。正因为如此,制定较优的元政策以及改进政策制定系统是整个政策科学研究的中心主题。
二、基本政策(见教科书略)
基本政策是用以指导方面政策的主导性政策。基本政策一般反映占社会主导力量的社会群体的政治信仰和社会价值观,其中或多或少包括了政策决定者的政治信仰和社会价值观。一项政策是否构成基本政策,可以从四个方面加以判断:(基本政策的构成要素)
(1)在层次上,制定和发布政策机关的规格或级别是高还是低。通常,基本政策在层次上是比较高的,一般由中央政府或其授权机关制定和发布。在我国,基本政策主要是指构成既定国策和基本方针的那些政策。例如,“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和“计划生育政策’等,都属于国家的基本政策。
(2)在范围上,政策的适用面是否广泛。在多数情况下,基本政策在范围上要覆盖全国,适用于几乎所有的地域、行业、公民及公民团体。
(3)在时间长度上,政策是否具有相当的稳定性。除非出现非常的重大的变化,譬如,政府更迭、权力转移、政治意识形态改变、社会动荡等,基本政策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是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的。
(4)在权威性上,政策是否构成相关政策的依据。只要是基本政策,都会被方面政策所援引,都会成为许多方面政策的政策依据,也就是说,基本政策通常具有相当的权威性。
三、方面政策(见教科书略)
方面政策亦称为部门政策或具体政策,主要指针对特定而具体的公共政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