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丽江旅游五月骑行在丽江攻略.doc

发布:2017-08-30约2.33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丽江旅游五月骑行在丽江攻略[云之南旅游网特别推荐]   丽江,有古城,有雪山,有艳遇,其实还有很多。   说到丽江,第一反应就是那个古城,或许会惊讶的表示,那个艳遇之都呀!其实不然,这些,在我看来只是一个传说。      玉龙雪山 闪耀着银光   丽江的风景很美,在每一处都能体会它的漂亮,所以,也就不一定要去哪个景点。坐在束河的某一家咖啡馆,看着身边的溪水流过,听着沧桑的歌者吟唱,再和三五好友聊天喝茶,岂不是最为享受?   丽江是一个古老的地方,但是丽江古城(大研古城)在人们的印象中都已经商业化了,这也是游客对丽江失望的原因,整个古城,无一处不是卖东西的小店铺,人山人海,早就没有了当年的安静与古朴。当然,这只是游客看到丽江的一小部分。给我的感觉,古城应该已经不属于丽江了,当地的纳西族居民也讨厌这样的现状,古城里面的当地居民也已经很少了。而丽江市其他的村落还是可以看到他们那种质朴的生活状态。闲的时候,可以看到,一群纳西老太太坐在台阶上,对着雪山,晒着太阳,剥着瓜子,聊着家常,忙的时候,就在包谷地里面做着农活。这应该才是最为原始的一种生活状态吧。      抬头既可望见的蓝天 在丽江,看风景,看人文,不一定要去某些景区,租辆自行车,就可以玩遍丽江好玩的了。 雪山下的村庄—雪嵩自然村(玉湖村)   雪嵩自然村(玉湖村)也叫石头村,是离玉龙雪山最近的一个村庄,背后就是玉龙雪山。整个村子的建筑以及道路都是由石头做成的。从丽江古城出来沿着香格里大道,对着玉龙雪山骑过去,大概十余里的路程,在一个玉水寨的地方转进去就是的了。      古风古朴的建筑风格   雪嵩自然村其实也是一个有故事的村落,1922年,美籍奥地利人约瑟夫?洛克(1884-1962)以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探险家、撰稿人、摄影家等身份,从泰缅边境进入中国云南,然后从滇南思茅辗转到滇西北的丽江,从此在玉龙山下一住27年,其中大部分时间就住在玉湖雪嵩村。他记述道:“巫鲁肯,一个环境优美、坐落在纯净的丽江大雪山山脉山坡上的一个小村子,雪山主峰扇子陡,犹如保护神似地保护着它。”“巫鲁肯”是纳西语,意思是雪山下的村子。   现在,在这个村子里面建有洛克故居,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进去参观参观,走进该村,面对的就是玉龙雪山,整个村子是一个小山坡,玉湖在那上面。这里的天气与丽江市区的不同,过去的时候最好是带上一件厚的衣服和伞具,因为这边说下雨就下雨,说下雪就下雪了。在玉水寨转到玉湖村的路上有一个草原,可以近距离的看到雪山全貌,喜欢摄影的朋友可以在那里取景哦,绝对的好角度。      遗美丽江   玉湖村—白沙古镇   可以说,要看丽江的历史,就得从白沙古镇开始,也可以简单的认为,白沙古镇就是丽江的发源地。历史上白沙村是木氏土司家族的发祥地,也是纳西族进入丽江坝子最早的定居点。明初纳西族人才由白沙村迁移到大研镇(丽江古城)。   早在唐朝,南诏王封玉龙雪山为“北岳”的时候,木氏的祖先,丽江王就开始在这里修建了白沙街和北岳庙。宋元时期,白沙古镇就很繁华了,是丽江商贸、政治、文化的中心。虽然明朝初期,土司将木府搬到了现在大研古城的位置,但白沙古镇,作为曾经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值得一访。      古朴 白沙古镇   从玉湖村出来沿着去的时候的路回来,在某个标又白沙古镇得路口转弯进去就到了白沙古镇,来到这里的人大多是国际友人,根据我的经验,一般国际友人多的地方大都是游客稀少的地方,但又是真正值得一游的地方。来到白沙古镇,可以看看这边的白沙壁画,著名的“丽江壁画”是明代纳西族族社会大开放的产物,它的绘制从明初到清初,先后延续了300多年。明末清初,是丽江壁画繁荣鼎盛时期,距今已有五百年历史。   大宝积宫现存壁画558幅,是丽江壁画收藏最多的地方。壁画融汉、藏、纳西文化一体,众教合一,展示了藏传佛教和儒、道等生活故事。在白沙古镇不仅可以看到精美的壁画,也可以感受一下丽江的田园风光,这边的建筑都是木头和石头建成的,别有一番风格,在道路的两旁,不同季节长有不同的作物,比如麦子,油菜,玉米,向日葵,当然,也会有很多的小野花,总的来说就是田园味十足。      安静的束河   茶马古道上的村庄—束河古镇   束河,是一个安静的,包容的地方。也有这么一个说法。束河古镇是全世界摄影爱好者的集中地,因为这里的每一个客栈都是一个主题。也因此,一般长混丽江的人都会选择呆在束河,也许是因为只有束河才能让这群人找回到来丽江的原因和长期留在丽江的借口吧。相比于大研古城,束河古镇显得更加的朴实,更有情调,没有古城酒吧街的庸俗,没有古城的吵闹,除了安静之外,在束河古镇随处可见露天酒吧的歌手在弹唱,所以,束河古镇会有很多招牌上写着听歌,发呆,聊天,晒太阳这类让人向往的字眼。   束河古镇后面是座山峰,因此,纳西人称他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