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可靠性设计原理与可靠度计算.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对于随机变量x的函数g(x),有如下的均值计算公式 或 式中,fy(y)为随机变量y的概率密度函数。 4.6.2.可靠度的统计平均意义 零件可靠度可以看作是应力的函数。在应力为确定性量、强度为随机变量S?f(S)的条件下,零件的可靠度和失效概率分别为 在应力与强度均为随机变量的情况下,我们定义零件的条件失效概率(以应力为条件)如下 (5-16) 相应地,计算零件失效概率的载荷-强度干涉模型可以写成 (5-17) 或可靠度公式 (5-17’) 在概率的数学意义上,上式可以解释为函数?(s)在随机变量s的定义域(0,?)上的统计平均值,其中随机变量s的概率密度函数为h(s)。 有了对干涉模型的统计平均解释,也就有了将传统的载荷-强度干涉模型进行拓展的数学基础。 根据传统的载荷-强度干涉模型的物理意义,它只能用于计算两个可以直接比较的物理量(例如载荷与强度、载荷循环数与疲劳寿命等)的“干涉”概率。而根据对干涉模型的统计平均解释,则可以借助这种形式的方程计算任何连续可积函数?(s)对于以h(s)为概率密度函数的随机变量s在其定义域上的概率平均值。 显然,这里并不需要限定必须是两个能直接比较的随机变量,而只要有适当的函数形式即可。 END 第4章 可靠性设计原理与可靠度计算 4.1 产品设计中的可靠性问题 从可靠性的角度,可将产品归纳为3类: 本质上可靠的零件-强度与应力之间有很大的裕度,且在使用寿命期内不耗损的零件。这样的零件包括几乎全部正确地使用的电子器件、不运动的机械零部件和正确的软件。 本质上不可靠的零件-设计裕度低或者不断耗损的零件。例如恶劣环境下工作的零件(例如涡轮机叶片),与其它零件有动接触的零件(像齿轮、轴承和动力传输带),等等。 由很多零件和界面组成的系统-例如机床、汽车、飞机、工程机械等,存在很多失效的可能性,特别是界面失效(包括不适当的电过载保护,薄弱的振动节点,电磁冲突,存在错误的软件)。 可靠性设计与传统设计的主要差别 在常规的机械产品设计中,使用安全系数来考虑这种不确定性的影响。由于对不同分散特性(分布类型和分布参数)的情况没有区分,所以这种考虑是比较粗糙的。为了保证安全,安全系数往往取值较大,设计多偏于保守。 机械可靠性设计根据应力和强度实际存在的不确定性,应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方法,保证所设计的机械产品在使用期内满足规定的不失效概率的要求。 可靠性设计与传统设计的主要差别: 设计变量的属性及其运算方法不同-可靠性设计中涉及的变量大多是随机变量,涉及大量的概率统计运算。 安全指标不同-可靠性设计用可靠度作安全指标。可靠性指标不仅与相关参量的均值有关,也与其分散性有关。可靠性指标能更客观地表征安全程度。 安全理念不同-可靠性设计是在概率的框架下考虑问题。在概率的意义上,系统中各零件(或结构上的各部位)的强弱是相对的,系统的可靠度是由所有零件共同决定的。而在确定性框架下,系统的强度(安全系数)是由强度最小的零件(串联系统)或强度最大的零件(并联系统)决定的。 提高安全程度的措施不同-可靠性设计方法不仅关注应力与强度这两个基本参量的均值,同时也关注这两个随机变量的分散性。可以通过减少材料/结构性能的分散性来降低发生失效的概率。而传统设计一般都是要通过增大承力面积来降低工作应力,保证安全系数。对于结构系统来说,可靠性设计多采用冗余结构保证系统安全。 传统的强度设计安全系数 在机械零件的常规设计中,把强度均值与应力均值之比称为安全系数。 常规设计中引用的是一个经验的安全系数,尽管综合了计算准确性、材料稳定性、检查周密性和使用重要性等具体情况,取值仍有相当大的主观性。 只有当零件的强度和工作应力的不确定性非常小时,这样定义的安全系数才有意义。 可靠度与设计安全性 由可靠度的定义可知,可靠度为安全系数大于1的概率。 可靠性设计中,将安全指标与可靠度相联系,可以充分利用材料、结构、载荷等方面的特征信息,采用严谨的理论方法,有根据地减少尺寸、重量,容易实现设计优化,便于系统可靠性预测。 可靠性设计中的载荷概念 载荷分布是可靠性设计的重要参数之一,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最重要的参数。 载荷分布对于产品可靠度的意义,可以是一次性作用的载荷以不同值出现的概率,也可以是多次作用的载荷的统计规律。也就是说,对于一次性使用的产品,例如一次性使用的导弹发射架、一次性消防器材保险装置等,载荷分布表达的是这个一次性出现的载荷的概率特征;对于长期使用的产品,例如汽车、桥梁等,载荷分布一般应该是载荷历程的统计规律。 对于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