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施工中放线测量的几种方法.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浅谈建筑施工中放线测量的几种方法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对各种建筑业的要求逐步增多,各种异体建筑物的出现成为常态,作为施工单位,如果在建筑施工前期做好放线测量工作成为一个值得建筑从业者,特别是管理者和技术人员高度重视的问题,本文从建筑施工基层实践出发,定义了放线测量的概念,介绍了建筑施工几种常用测量放线方法及其使用范围,希望可以对日后的放线测量工作起到参考和借鉴的作用。
关键词:建筑施工,放线测量,方法,应用范围
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需要的差异化,建筑物被赋予了更多的艺术性和功能性,这导致目前异体建筑物的大量出现,异体建筑物具有形态不规则、占地面积大和工程要求高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建筑施工单位一定要做好先期的准备工作,作为建筑施工的重要准备工作——放线测量就成为一项值得关注的问题。放线测量是建筑单位顺利完成好施工任务,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和基础。
1建筑业放线测量的概念
1.1建筑业放线测量的定义。建筑业放线测量是指施工单位在施工场地平整完毕后,按照《城市测量规范》的要求,独立或委托有资质的测量单位进行施工图纸与实地定位的测量,通过实际找点、连线、打桩基等方式确定施工关键点,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维护各方面利益的测量工作。
1.2建筑业放线测量的作用。首先,建筑放线测量是对工程合理性的初步实际检验,是现场确认的重要要求。其次,放线测量的结果有助于完善市政和民生设施,改善施工现场附近环境的作用。最后,放线测量可以保证施工场地相邻各方合法的各项利益。
1.3实际操作中建筑业放线容易出现的问题。首先,放线测量应用方法不当,应用方法不当直接导致两个问题:第一,测量工作量变大,建筑业的放线测量范围差异很大,从厘米到千米差距明显,由于测量方法不当,将会导致工作量陡然增加,不必要的和重复的测量活动增多。其次,开工验线工作不到位,由于目前我国建筑规范中对建筑工程开工没有作具体的规定,致使部分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对开工验线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仅仅将此简单视为一般行政检查,导致验线工作失去其应有的作用和意义。最后,测量人员专业水平低下,一些施工单位将测量工作看做是设计部门和监督部门的事情,在本单位内没有合格的专业人员对测量工作进行施工、监督和检验,这会引起放线测量和实际施工在操作层面上的矛盾。
2几种建筑业放线测量方法的应用
2.1极坐标放线测量法。极坐标法放线测量法主要应用范围是对建筑物的定位,一般在建筑工程开工后的第一次放线工作中,设计部门、规划部门和施工单位的测量人员,根据建筑规划定位图进行定位,最后在施工现场形成四个以上的定位桩。极坐标放线测量法的特点是:
简单、灵活,对测区中线通视情况要求较低,适用面较广。但放线工作量大、放样至实地上的中线相对精度不高。极坐标放线测量法在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有:由于测量工作采用高斯平面坐标系,初测导线点坐标和地形图上确定的中线点坐标均为高斯平面上的坐标,而高斯平面上表示的两点间距与实地上的两点间距存在着高斯投影改正数之差。在这种情况下,纸上定线和现场放线应考虑归算至大地水准面和投影到高斯平面上的距离改正数,放线时应根据测站点和放线点的坐标和高程反算出两点位的实地距离做为放线距离。如果不考虑归算和投影的距离改正数,设计与放样至实地上的路线中线将存在着一个随两点位横坐标值及高程变化而变化的差值,且放样中线点的横向偏差大。将不同的点位坐标代入上式进行计算后就可以发现,当点位偏离中央子午线的距离较大时,其高斯投影改正数的值也较大,这时放线点间的相对精度就不能满足放线精度要求,所以采用极坐标法放线时要注意测区内高斯投影改正数的大小,必要时要进行修正。
2.2穿线放线测量法。穿线放线测量法主要应用于基础施工放线测量的工作中,建筑物定位桩设定后,由施工单位的专业测量人员、施工现场负责人及监理共同对基础工程进行放线及测量复核,最后放出所有建筑物轴线的定位桩所有轴线定位桩是根据规划部门的定位桩及建筑物底层施工平面图进行放线的。放线工具为“经纬仪”。 穿线放线测量法特点为:放线方法通过穿线减少放线点的横向偏差和发现放线工作中可能出现的某些错误,并且曲线偏角采用实测值,比其它方法的放线质量好。在放线精度要求较高、且中线通视较好时,宜采用此法放线。穿线时亦可将放样中线点间的距离实测,并将实测距离做为设计依据,以便进一步提高放样中线的相对精度。穿线放线测量法的注意事项有:由于直线段上设置的放线点较少,穿线后可根据定线和中桩测量的需要加设放线点。另外,本方法根据初测导线点用极坐标定测的放线点应考虑归算和投影的距离改正数。
2.3附合导线放线测量法。附合导线放线测量法主要应用于基础工程施工出正负零后,紧接着就是主体一层、二层直至主体封顶的施工及放线工作,根据轴线定位桩及外引的轴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