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初中地理是中考的重要组成部分.doc

发布:2017-02-17约9.59万字共2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初中地理是中考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初中地理复习是中考取胜的重要一环,在全组的齐心协力下,本组人员献计献策,以为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可以使你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掌握初中地理的基础知识。 第一步:读、划先行——“思维描图法” 第二步:填、写结合——“地理事物定位法” 通过第一步的复习,在掌握了教材上的地理知识、地理规律和相关的地图知识的基础上,利用地理事物都占有一定空间、都有一定的分布规律这一特点,对地理事物及规律进行定位。具体做法是:准备一张空白地图(自绘或由教师印制作),把有关地理事物,如山脉、河流、自然带、交通城市矿产等,按位置、比例,分别“定位”到空白地图上,把众多的地理事物归纳为一图,使地理事物或规律更加一目了然,达到图形合一(图文合一),从而使学生的知识水平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起到深化和巩固地理知识的作用。用此法还可以把不同章节的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达到对地理教材越学越薄,越学越少,概念、规律清楚,内容熟悉的目的。 第三步:练、测并重——“对比强化记忆法” 通过读、描、划、写、填等一系列动手、动脑的复习活动,在熟练掌握地理教材的“双基”内容的基础上,就应通过适当练习来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综合地理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掌握各地理要素的规律,以及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辨证关系,学会用自己掌握的地理知识或规律分析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当然与地理有关)。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要适当做一些目的性练习、测试,以了解知识掌握的情况,对有疑问的题目与同学进行讨论或请教老师。 在此阶段,对易混淆的地理事物包括地名、重要地理界线、典型的经济项目(如南水北调,西气东输、青藏铁路等),可利用地图实行“对比强化记忆法”。如把不同性质的地理界线,季风区、非季风区,干湿地区,回归线、赤道通过的国家,气候类型等,都可以列在同一图上,进行观察、对比,强化记忆。 经过上述几个步骤,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地图为中心线索,通过学生自己复习教材、转绘教材。这样就能进一步加强你的地理空间观念,进一步理清地理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达到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较好的完成复习的目的。 1、关于地球形状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地球是一个十分规则的正球体 B、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C、地球是一个极半径大于赤道半径的不规则球体 D、地球是一个两极略鼓、赤道略扁的不规则球体 2、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时,马鞍山为: (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3、地球上有一点,它的东侧是西半球,西侧是东半球,北侧有极昼现象,南侧地区有一年四季, 且四季分明,那么该点的经纬度应该是: ( ) A、20°W、66.5°S B、20°W、66.5°N C、160°E、66.5°S D、160°E、66.5°N 4、纬线的特点是:①相邻的纬线都是平行的;②所有的纬线都指示东西方向;③经线和纬线都是相互斜交的;④所有的纬线都是等长的 (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世界七大洲、四大洋中,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大洋分别是: ( ) A、亚洲、太平洋 B、北美洲、印度洋 C、非洲、大西洋 D、南极洲、北冰洋 6、马鞍山的小丽利用一根竹竿在以下四个日期的中午测影长,最短的影子应出现在: ( ) A、春分日 B、秋分日 C、夏至日 D、冬至日 7、若下列四种地图的图幅大小相同,比例尺最大的地图是: ( ) A、亚洲地图 B、中国地图 C、安徽省地图 D、马鞍山地图 8、下列大洲的名称分别是: ( ) A、①南美洲 ②非洲 ③亚洲 ④北美洲 B、①北美洲 ②非洲 ③亚洲 ④南美洲 C、①亚洲 ②南美洲 ③欧洲 ④北美洲 D、①大洋洲 ②非洲 ③北美洲 ④亚洲 9、处在亚洲、非洲、南极洲和大洋洲之间的大洋是: (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10、地壳板块碰撞挤压产生的现象是: ( ) ① 地中海不断缩小;② 红海面积扩大;③ 东非大裂谷的形成;④ 喜马拉雅山的形成; ⑤ 大西洋的面积仍然在不断扩大;⑥ 阿尔卑斯山的形成 A、①⑤⑥ B、①②⑤⑥ C、①④⑥ D、②③⑤⑥ 11、对板块构造学说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地球表层由六大板块组成,板块与板块交界处都为高大的山脉 B、世界六大板块中南极洲板块全部为陆地,印度洋板块全部为海洋 C、六大板块是不断运动着的,这种运动现仍在继续进行 D、板块构造学说最初是由美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的 12、下列描述中,能够正确反映一个地方气候特征的是: ( ) A、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C、昨夜西风凋碧树 D、东边日出西边雨 1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