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比较】教学设计.doc

发布:2017-12-15约1.61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比较》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知识,既是学生正确理解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的基础,也是学习第六章《遗传和变异》的知识基础,同时减数分裂又是高中生物知识中的一个难点,通过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的学习,只能使学生对减数分裂概念有一个初步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相比较,能使学生对减数分裂的概念达到应用的水平。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深入地理解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实质,理解为什么说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方式的有丝分裂,其特殊性体现在哪儿,与有丝分裂相比又有哪些共性,切实把握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规律。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通过类比分析,找出规律的能力。 (2)、培养学生识别、理解图表信息的能力。 (3)、训练学生绘生物图的技能。 3、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团结互助、互帮互学的精神。 (2)、通过生物图表的使用,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识图、析图和画图的习惯 (3)、通过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比较,使学生认识到“事物是发展变化,普遍联系的”的辨证观点。 三、教学重点: 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实质,即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规律。 四、教学难点: 1、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DNA含量的变化规律及出现这些变化的原因。 2、细胞图的识别。 五、设计思路: 引入新课—→ 学生观看课件 —→ 学生边讨论边做练习 —→ 学生自评作业 —→ 教师点评、归纳总结 六、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问题导入式) 前面我们已经以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为例学习了减数分裂的过程,书本上写道: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方式的有丝分裂,那么其特殊性体现在哪些方面?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又有哪些共同的特征?这就是本堂课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下面请同学们观看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 学生活动:观看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课件。 教师活动:巡视,答疑。 看完课件,学生展开讨论。教师用投影仪展示问题,提示学生围绕下列问题展开讨论: 1、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染色体复制几次,细胞分裂几次? 2、一个体细胞经过一次有丝分裂产生几个子细胞,一个原始生殖细胞经过一次减数分裂产生几个子细胞? 3、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都有同源染色体吗?同源染色体有哪些行为,非同源染色体有哪些行为? 4、你认为可以通过哪些形式来比较分析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异同? 学生在讨论分析的基础上,完成下列练习: 1、特征对比:曲线的区别:染色体和DNA数目变化曲线:图象的区分:细胞分裂时期 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 第一次分裂 第二次分裂 前  期 有同源染色体 染色体散乱在细胞中央 有同源染色体 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联会) 无同源染色体 染色体散乱排列在细胞中央 中  期 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点排在赤道板上 同源染色体排在赤道板 无同源染色体着丝点排在赤道板上 后  期 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有同源染色体 无同源染色体 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七、小结:细胞分裂图像检索表 八、识图练习: 有丝分裂前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 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有丝分裂中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有丝分裂后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