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贫困生的“精神贫困”研究.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26卷 第4期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Vo1.26No.4
2013年 7月 JournalofChongqingUniversityofEducation July,2013
高校贫困生的 “精神贫困”研究
柳建兴,林 敏
(厦门大学 教育研究院,厦门361005)
摘要:针对国内学者对高校贫困生 “精神贫困”的研究一般停留在质性描述层面上提出问题,通过外显测验 的
方法对高校贫困生 “精神贫困”的表现、成因进行探讨,侧重分析 “自卑”和 “成就动机”差异,并提 出相应的应对
策略。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精神贫困;自卑;成就动机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390(2013)04—0110—03
库 中学生250名,回收有效问卷 192份,其中女生 87
一 、 问题的提出
名 ,男生 105名 。
随着高校扩招和高等教育收费并轨,贫困大学 (二)研究方法
生群体的数量也不断增加,相比物质上的贫困,高校 问卷的施测严格按照团体心理测验的程序进
贫困生的 “精神贫困”问题Et益引起更多学者的关 行,采用的统一的指导语,要求被试根据指导语选择
注和兴趣。物质贫困是指个体的基本物质生活需要 对问卷项 目合适的反应,施测时间为20分钟 。随机
未得到满足的一种状态,而 “精神贫困”泛指个体面 对相关被试进行访谈。访谈的问题:1.个体如何理
对来 自诸方面的压力和困扰产生的各种心理障碍或 解 “精神贫困”,有何表现?2.个体面临的压力来
精神空虚等现象,l有人格和心理行为的独特表 源,会 出现哪些心理和行为问题?3.个体的应对策
现:如 自卑、敏感和嫉妒、孤独和 自我封闭、低成就动 略? 自卑感量表 (FIS)。最早 由Janis和 Field编
机、焦虑急躁、脆弱易变、虚荣空虚,以及问题行为较 制,经 Fleming和 Couaney的修订,Cronbachc~系数
多等。此外,有研究者认为道德滑坡、缺乏 自强 自立 分别为0.90和0.92。修订后,该量表共有五个分
精神也是 “精神贫困”的相关表现。 “精神贫困”问 量表,为社交 自信、学习能力、自尊、外貌和体能,原
题具有复杂的成因,物质贫困是精神贫困问题的一 采用七级评分,根据实际情况,此次调查研究改用了
个主要原因,同样个体的成长环境、社会舆论、就业 5级评分 。条 目共为 36条题 目,分为正负向计分 。
压力和个体的人格特质等在个体形成 “精神贫困” 得分越高者,其 自卑感水平越高。_2成就动机量表
问题上发挥着影响。国内对高校贫困大学生的 “精 (简称 AMS)。该量表 由 T.GjesmeandR.Nygard
神贫困”表现的研究侧重于个体人格的测量研究, (1970,univesrityof0510,No,ay)编制、上海师大教科
较少从其心理如 自卑、焦虑、急躁和成就动机等研 所(1988)叶仁敏译制,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83
究,研究对象比较狭窄。本研究侧重高校贫困生的
(希望成功的动机分量表)和0.84(回避失败的动机
自卑和成就动机心理的探讨,试图通过不同的系统 分量表)。共包括趋近性和回避性的两个因素,分
社会、家庭、学校以及个人来全面分析精神贫困的成
别可称为希望成功的动机和回避失败的动机,总共
因,并在成因分析的基础上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