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银行学优惠利率.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与业务操作 (一)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涵义 ★ 涵义: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的存款规定存款准备金率,强制性地要求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按规定比率上缴存款准备金。 ★ 就目前来看,凡是实行中央银行制度的国家,一般都实行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 (二)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作用 1.保证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资金的 流动性。 2.集中一部分信贷资金。 3.调节货币供给总量。 (三)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工具的优缺点 ★ 优点:它对所有存款货币银行的影响是平等的,对货币供给量具有极强的影响力,力度大,速度快,效果明显。 ★ 局限性: 其一,对经济的振动太大。 其二,法定准备金率的提高,可能使超额准备率较低的银行立即陷入流动性困境。 (四)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及其世界 范围内的降低趋势 ★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适时调整,是该政策工具发挥作用的基本方式。 ★ 我国在1984年开始实施存款准备金制度。 ★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许多国家中央银行降低了它们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我国商业银行存入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是有息的。 (三)再贴现政策的优缺点 ★ 优点:中央银行可利用它来履行最后贷款人的 职责,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图,既可以调节货币总量,又可以调节信贷结构。 ★ 局限性: 其一,调整贴现率的告示效应是相对的 其二,利差将随市场利率的变化而发生较大 的波动。 其三,控制货币供给量的主动权并不完全在 中央银行。 (四)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 1.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计划 。 2.公开市场操作方式。 3.公开市场操作对象。 4.公开市场操作的交易品种和方式。 5.公开市场操作过程。 一、消费者信用控制 ★涵义:是指中央银行对消费者不动产以外的耐用消费品分期购买或贷款的管理措施。目的在于影响消费者对耐用消费品有支付能力的需求。 ★在消费过度膨胀时:可对消费信用采取一些必要的管理措施。 (1)规定分期购买耐用消费品首期付款的最低 限额 (2)规定消费信贷的最长期限 (3)规定可用消费信贷购买的耐用消费品种类 四、优惠利率 ★涵义:是指中央银行对国家拟重点发展的某些部门、行业和产品规定较低的利率,以鼓励其发展,有利于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换代。 ★实行优惠利率的两种方式: 其一,中央银行对这些需要重点扶持发展的行业、企业和产品规定较低的贷款利率,由商业银行执行。 其二,中央银行对这些行业和企业的票据规定较低的再贴现率,引导商业银行的资金投向和投量。优惠利率多为发展中国家所采用。我国在此方面也使用较多。 二、间接信用指导 ★ 道义劝告 指中央银行利用其声望和地位,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经常发出通告、指示或与各金融机构的负责人进行面谈,交流信息,解释政策意图,使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自动采取相应措施来贯彻中央银行的政策。 ★ 窗口指导 中央银行根据产业行情、物价趋势和金融市场动向,规定商业银行的贷款重点投向和贷款变动数量等。 ★优点:较为灵活,但其发挥作用的大小,取决于中央银行在金融体系中是否具有较强的地位、较高的威望、和控制信用的足够的法律权利和手段。 ★我国在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宏观调控方式逐步从以直接控制手段为主向以间接调控手段为主转变,道义劝告和窗口指导具有重要作用。 中央银行学 第 十 章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与业务操作 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而使用的各种策略手段。 ★ 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可以直接控制 的,其运用有利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 标的实现。 ★ 货币政策工具可分为一般性政策工具、 选择性政策工具和其他补充性政策工具 三类。 第一节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及其业务操作 一、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与业务操作 二、再贴现政策与业务操作 三、公开市场业务与操作 ★ 定义:对货币供给总量或信用总量进 行调节和控制的政策工具。 ★ 主要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再 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 ★ 根本特点:针对总量进行调节 2.25 5.58 2004-10-29 3.87 2004-3-25 1.62 2003-12-20 3.24 1.89 2002-2-21 1.98 5.31 2001-9-11 2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