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重点难点施工方案重点难点施工方案.doc

发布:2016-12-24约2.37万字共2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重点、难点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一、重点、难点工程情况概述 花安高速第二合同段起点桩号K10+915.204,终点桩号K22+500,包含林卡互通、凯霸互通,路基纵向长度11.585km。路基土石方工程中凯霸互通、及林卡互通为重点工程。桥梁工程各工序的施工质量,特别是桥梁的岩溶区桩基施工、连续箱梁的施工、T梁预制与吊装等,这些工作都是本标段施工的重点工程,特别是凯霸互通的大挖方,的施工成为我标段的工程难点。 对上述重点、难点工程的施工、生产安全的保证,作出详细分述如下: 二、路基的深切、高填段施工方案及安全措施方案 ㈠、路垫深切方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 凯霸互通深切方为石质切方,石质为灰岩、灰质灰岩、泥质灰岩且分层分布,左侧边坡切深为50米;路堑的石方边坡开挖严禁用大、中型爆破施工,当开挖至接近边坡时,必须采用光面爆破,以利于边坡稳定和减少边坡修整的工作量;因开挖的石方要作为填方,炮眼孔距不宜大于3m。块度要求控制30cm以内,必须严格控制大块率。 石方爆破在全线施工中难度较大,石方爆破处要保证居民区的安全,不阻塞道路的施工通行等,使得爆破的条件变得艰巨,对全线的施工产生重大的影响,这是施工中必须重点考虑的。本段切方路堑采用分层爆破、分层开挖,采用液压钻机进行深孔爆破,每次钻孔深度根据台阶位置、高度及石质发生变化层位以8~10米控制。边坡处预留2.5~3.0米宽,爆破到边坡线与作业层相交位置时,边坡采用光面爆破每开挖一级台阶根据开挖边坡的石质情况及时安排进行防护。 2、准备工作 ①、施工前,详细核查深挖路堑地段的工程地质资料,分析现场地形特征,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报监理处审批,再实施。 ②、由于深挖路堑的边坡高不易控制坡率,因此在施工前必须精确控制坡口桩位置,测量组放出坡口桩后,现场施工员再进行逐桩复核,之后沿坡口桩开挖一条0.2×0.2m小沟,防止在施工中因标识破坏导致边坡错位。 ③、施工前做好排水工作,按设计要求开挖截水沟,并尽可能的完成铺砌工作,拦截地面水。对易滑坡、坍塌地段,加强观测并及时做好防护措施,如:坡顶卸载等。 ④、在四处主要路口及居民点处设立好爆破作业警示牌。 3、深挖路堑爆破开挖方案 高开挖路堑(路堑高约10米以上),采用“留靴”槽式堑沟方案进行爆破开挖。总体施工顺序如下图示。首先沿预定路基外侧向前形成一槽式堑沟(图中I部分);然后再爆破剩余部份(图中II部分);即所谓“留靴”爆破,以阻止路基上部山体爆破岩石向下滚落,爆破II部分岩体时,采用微差控制爆破形式以控制爆破方向,如图1所示,即控制爆破抛石方向。 1) I部分岩体爆破参数 ①、堑沟宽度(如图1Ⅰ),考虑便于汽车装运;钻孔设备操作,爆破网络设计等因素,挖掘进10米宽的堑沟。 图1 “留靴”爆破最终效果图 ②、炮孔直径D=100mm(如图2所示)凿岩设备采用液压式履带钻机,开挖爆破与光面爆破穿孔设备采用同一设备,以利于现场操作,拟采用w=3.0m,a=2.6m。式中:W-最小抵抗线宽度(m);a-布孔间距(m)。 图2 爆破参数示意图 ③、布孔方式及微差间隔的确定,布孔形式如图3,采用等三角布置,以利于炸药能量均匀作用于岩石,实现理想的破碎效果,起爆顺序依次为0-1-2-3-4,首先起爆的炮孔位于依上部山坡一侧,先控制爆堆前移方向,改善破碎效果,降低爆破震动。采用我国生产的毫秒微差雷管,排间时间隔采用25ms。 图3 I部分岩体爆破炮孔起爆顺序图 ④、 II部分岩体施工顺序 由于地形对爆破施工的影响,钻孔机具,施爆顺序必须考虑山体的坡度,II部分总体爆破施工顺序如图4所示,由上到下依次为a-c,每一部分又分为压碴爆破和光面爆破。 图4 II部岩体台阶爆破顺序 4、边坡控制方案 为确保边坡的稳定,不产生超挖和欠挖,边坡采用光面爆破,节理裂隙较发育地段,及某些特殊地段采用预裂爆破。 为获得良好的光面效果,宜采用低密度,低爆索,高体积威力炸药,以减少炸药爆轰波的破碎作用和延长爆破气体的膨胀作用时间,使爆破作用呈准静态状态,拟采用国产2#岩石专用光爆炸药,以获得预期效果。 1)、光面爆破参数的确定 光面炮孔参数确定如下: 最小抵抗线W=2.5m ②炮孔间距a=1.0m ③面炮孔装药量0.6kg/m3 光面爆破示意图 2)、光面爆破装药结构 ①、药包制作:为保证在光面爆破时,不使药包冲击破碎炮孔壁,有必要在现场施工中采取措施使药包位于炮孔中心,如图10,将药卷捆绑于竹杆上,各药卷间用导爆索相连,药包一端绑上起爆雷管即成。操作时将药包置于孔内,上部填塞好。 光面爆破装药结构图 ② 堵塞:良好的堵塞要保证高压爆炸气体不泄露所必须的堵塞长度,取炮孔直径的12-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