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公司水泥磨节能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目 录
第一章、总论 1
1.1 项目背景 1
1.2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原则及指导思想 3
1.3 研究范围及依据 4
1.4 建设方案及设备来源 4
1.5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4
1.6 结论及建议 6
第二章、循环经济 8
2.1重要意义 8
2.2指导思想和原则 9
2.3水泥工业的能源和资源形势 10
2.4 水泥工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与前景 13
2.5 项目建设在循环经济中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 16
第三章、市场预测和拟建规模 18
3.1全国水泥企业概述 18
3.2 市场预测 19
3.4 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 23
4.1 建设场地 25
4.2 原材料 25
4.3 水、电条件 26
4.4 交通运输 26
4.5 大件设备运输 27
4.6 协作条件 27
4.7 综合评价 27
第五章、技术方案 28
5.1 原燃料与配料 28
5.2 生产工艺 29
5.3 总图运输 40
5.4 建筑工程 41
5.5 电气及生产自动化 44
5.6 生产过程自动化 50
5.7 给排水 53
5.8 机电修理 56
第六章、节约与合理利用能源 58
6.1 前言 58
6.2 研究依据 58
6.3 节能设计原则 58
6.4 节约能源 58
6.5 节能措施 61
6.6 项目节能指标分析及结论 64
第七章、环境保护 66
7.1 环境保护执行标准 66
7.2 拟建工程环境污染物 67
7.3 治理措施 68
7.4 环境治理投资估算 69
7.6 清洁生产与环境管理、监测机构 72
7.7 工程评价 72
第八章、职业安全卫生 73
8.1 研究依据及标准 73
8.2 生产过程中主要危害因素分析 74
8.3 主要防范措施及预期效果 74
8.4职业安全卫生管理机构 77
8.5 结论及评价 77
第九章、消防 79
9.1设计范围 79
9.2设计依据 79
9.3火灾危险性定类 79
9.4总平面布置 80
9.5消防系统 80
9.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81
9.7防雷及防静电 81
第十章、组织机构、劳动定员、人员培训及调试 82
10.1组织机构 82
10.2劳动定员 82
10.3人员培训及生产调试 83
第十一章、项目建设进度安排设想 85
第十二章、投资估算 86
12.1编制范围 86
12.2 编制依据 86
12.3投资分布见表12-1 87
12.4投资估算表12-2 87
第十三章、技术经济 88
13.1资金筹措 88
13.2项目财务分析 88
13.3 不确定性分析 93
13.4财务评价结论 93
附图:
1、工厂总平面布置图
2、生产工艺流程图
3、给排水系统图
4、全厂供电原理图
第一章、总论
1.1 项目背景
1.1.1 前言
党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给云南省的经济腾飞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云南省位于祖国西南地区,与接壤,是我国西南地区对外贸易的窗口和通道,我国成为世贸组织成员国之后,给云南省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无限生机。结合云南省特殊的地理区域位置,云南省的经济发展已被历史性地推向了改革开放的重要战略位置。云南************有限公司(原云南****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现隶属于云南瑞安建材投资有限公司,于1969年建成投产,2005年2月2日由云南****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改制为云南************有限公司。现拥有两条日产2000吨新型干法旋窑(四条湿法旋窑已于2008年月全部关停),分别在昆明、弥勒、砚山、河口、个旧设立个分公司,生产总规模为年产水泥0万吨,总资产8.4亿元,已形成跨地区生产经营的国家大型水泥企业,连续四年产销量居全省第一,是云南省水泥工业的龙头企业。1120人,总资产8.46亿元。公司生产的“红河”牌水泥是国家免检产品、云南省名牌产品,“红河”商标是云南省著名商标。
云南************有限公司(原****水泥厂)于1958年筹建,建设2条规格为ф3.3/3.0/3.3×118米湿法回转窑生产线(1、2号窑),设计生产能力27万吨。1961年,国家处于困难时期而暂缓建没。1966年7月恢复重建,1969年12月26日建成投产。是当时云南省生产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水泥企业之一。是国内最早采用褐煤煅烧优质高标号水泥熟料的企业。
根据云南省水泥行业发展规划,为促进云南省水泥产业结构调整,依靠科技进步,走新型工业化的发展道路,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推进循环经济建设,公司已于2004年4月日建成投产第一条日产2000吨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2007年2月25日已关停两条原东德进口湿法水泥熟料生产线;第二条日产2000吨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于2007年4月25日开工建设,2007年底完
显示全部